(資料圖片)
據本地媒體報道,日前商務部指導相關協會及有關平臺企業發出厲行節約適量點餐的倡議。記者走訪了解到,我市餐飲企業積極響應,根據倡議開展各項行動及宣傳指引。
節用裕民,節儉興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3月24日,商務部指導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及有關平臺企業共同向全國餐飲經營者、外賣平臺、從業人員、消費者發出倡議,提出踐行節約理念、完善餐品信息、引導適量點餐、提升服務品質、創新節約舉措、加強監測評價等六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建議,倡導全社會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讓節約適量點餐成為“新食尚”、成為文明城市的“標配”,很有必要、正當其時。
餐飲消費環節,食品浪費問題往往易發多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消費者因為講排場、好面子,請客點菜傾向于多多益善,吃不完又不好意思打包。但另一方面,“舌尖上的浪費”之所以出現,一個客觀原因在于不少餐飲企業沒有提供小份菜、半份餐的選項,對引導適量點餐也缺乏積極性。消費者由于不清楚菜肴分量,在舉辦婚宴、商務宴請等場合,寧愿多點菜也不愿怠慢了賓客的心理驅動下,浪費就容易出現。吃什么、吃多少誠然是個人自由,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浪費食物,就是對社會資源的不必要消耗,既有違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不利于培養理性消費觀。因此,從餐飲企業這個關鍵因素入手,厲行節約適量點餐,是對癥之法。
從報道來看,我市餐飲企業的做法可圈可點。店內醒目位置張貼著“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餐桌上都擺放了文明就餐的桌牌、提醒客人適量點餐、推出半個例牌的菜式、提醒顧客打包飯菜……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舌尖上的浪費”積極作用。尤其是推出“半個例牌”的做法,對于兩三人聚餐而言,既有利于節約,飲食也相對豐富,兼顧了“量”與“價”,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食尚”。
進一步推動節約適量點餐,還需要注意兩大點位。一是要鼓勵外賣平臺上的商家推出“半份菜”“小碗菜”,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尤其是很多外賣都是自帶“配飯”,這“配發”往往較多,很多人吃不完就會扔,如果可以提供不同的“飯量”給消費者自主選擇,就能有效減少浪費。二是在短視頻平臺上,要嚴防“胡吃海喝”類內容的推送,一些短視頻博主會通過“探店”“打卡”等方式搜羅、介紹美食,為了呈現較好效果,往往會以“多點幾款”“份量超大”為噱頭,這其實也容易導致餐飲浪費,值得警惕。
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縮影。拒絕浪費并不難,不妨從現在開始,從少點一道菜、吃不完打包做起,攜手營造餐飲節約“新食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