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赤坎古商埠、騎樓等景點迎來大批游客采風打卡,現場一片火熱。赤坎區旅游服務中心內,一場非遺技藝拓片的體驗課堂在同步進行,讓游客們感受到非遺瑰寶的獨有魅力。
傳拓現場。
非遺體驗課 觸摸歷史印記
(相關資料圖)
一塊古磚、一張宣紙、一枝毛刷、一盒墨汁、一個拓包,望著眼前的材料和工具,聽著老師生動的講解,游客們禁不住跟著老師動起手來。隨著拓包在濕潤的宣紙上有節奏的翻飛,宣紙上逐漸顯露出古磚石刻的輪廓,最終不同的文字和圖案也清晰呈現。
“我也去過很多地方旅游,大部分都是走走停停,拍照打卡,今天在赤坎老街不僅感受了老街的歷史人文風情,還參加了非遺體驗課堂,拓片體驗作品還能帶走,這樣的旅游體驗太好了。”非遺課堂后,游客張小姐拿起了作品與非遺技藝傳承人楊軍合影,并對這次老街游連連點贊。
“非遺+”讓老街更有文化味
近年來,湛江木偶戲、調順網龍、海味雞仔餅制作、拓片修復等非遺技藝在赤坎街各大活動頻頻亮相,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市民的關注。把非遺體驗課堂搬進老街景點和游客服務中心,是近年來赤坎區大文旅開發的創新嘗試。
據了解,目前赤坎區有國家級項目名錄1項、省級項目名錄5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市級傳承人10人,非遺種類涉及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戲劇、舞蹈等多個類別。
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赤坎區持續推進“非遺+旅游”,以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為抓手,全力提升景區文化內涵,采取“旅游+非遺”的融合發展思路,將區內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元素注入景區,推出非遺集市、節慶“嘆”非遺、老街品嘗非遺美食、體驗非遺文創等主題活動。
赤坎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非遺+文旅”模式,滿足游客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費體驗和需求,在助力赤坎區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赤坎非遺文化品牌化的步伐,打造文旅消費新勢力。
(編輯/周子琪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編委/梁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