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港。 記者 張鋒鋒 攝
汽笛長鳴,鯤鵬展翅。4月12日,渡輪“紫荊22”徐徐駛離瓊州海峽北岸的智能碼頭,一路向南直奔海南島。這里是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徐聞港,打通瓊州海峽新通道,加快實現湛江乃至全國與海南自由貿易島的互聯互通。
20年前,粵海鐵路的第一列火車就是在徐聞的港口“坐船”過大海,從此結束了海南島與大陸不通鐵路的歷史。
(資料圖)
2020年9月26日徐聞港正式開港運營,距海口新海港的海上距離僅12海里,航行時間不到一個半小時。
徐聞港。 記者 張鋒鋒 攝
作為瓊州海峽北岸主要的客滾運輸港口,徐聞港有16個萬噸級客貨滾裝泊位和1個萬噸級專用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為大貨車、小轎車等車輛320萬輛次,旅客1728萬人次
如今每年有超過1200萬人次旅客通過徐聞港進出海南島。徐聞港日常平均15分鐘到30分鐘就有一個航班,單日最高航班數達196個。
開港3年來,徐聞港車輛、旅客、貨物吞吐量穩中有升。僅2023年春運期間,徐聞港大貨車、小轎車等車輛吞吐量達69萬輛,旅客吞吐量達244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達1060萬噸。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深入推進,瓊州海峽的車輛、旅客、貨物吞吐量有望進一步提高。
徐聞港是湛江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湛江大道通車。記者 郎樹臣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湛江交通建設按下“加速鍵”。2012年至2022年,全市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52.6億元,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22561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480公里。目前,湛江正全力加快建設以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為主骨架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一幅海陸空齊頭并進的交通建設壯麗畫卷不斷鋪展。
湛江地處“雙區”、三大平臺、海南自貿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的交匯處。被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奠定了湛江在全國交通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調順跨海大橋。 記者 張鋒鋒 攝
深湛鐵路江湛段開通、徐聞港開港、調順跨海大橋通車、湛江港40萬噸級航道建成投用、東雷高速公路通車、湛江吳川機場通航、湛江大道通車、廣湛高鐵加快推進……隨著新機場、高鐵、高速、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加速形成。
湛江吳川機場。記者 張鋒鋒 攝
2025年末,湛江將實現空港國際化、高鐵樞紐化、高速網絡化,海港樞紐功能強化,形成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2小時高鐵交通圈,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邁上新臺階,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基本建成,交通綜合服務功能齊備,運輸結構明顯優化,運輸服務品質大幅改善,交通區位顯著提升,為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提供強大的交通支撐。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莫松萌 值班編委/梁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