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小餅烤爐加蘸料靈魂燒烤三件套一夜之間山東淄博因燒烤突然爆火
對于美食的偏好,無論古今燒烤在中國歷史悠久燔(fán)、炙(zhì)爇(ruò)、炮(páo)都是古人用來表示烤肉的詞最終,他們決定用燔炙統稱燒烤美食與淄博相距200多公里的臨沂曾出土畫像石《庖廚圖》圖中畫面與現代的燒烤如出一轍2000多年前的漢代人把羊肉、牛肉、雞肉、魚肉切成大塊串在籖(qiān)上,架好“燔爐”點燃桑木炭一手執串,一手扇風等待美食出爐畫像石《庖廚圖》局部在“淄博燒烤”這股熱度帶動下多地博物館發起了battle紛紛“炫”出相關藏品
江西省博物館:赴一場古人的“燒烤局”【漢|鐵烤架】負責烤制食物,控制火候↓↓當然,燒烤怎么能少得了牛羊豬肉串呢~【西晉|青釉四系羊形尊】↓↓【西晉|青瓷豬圈】↓↓【清|臥牛玉擺件】↓↓已經整裝待發還有江西人無辣不歡的“底線”【明|鎏金銀蕉葉辣椒形玉墜】錦上添花↓↓最后再用【宋|青白釉瓷注碗】溫一口春日的酒,融化心中愁緒↓↓
河南博物館:小爐我有,食材你備【西漢文物:綠釉陶炙爐】↓↓器物呈漏斗形爐槽,平沿,平底底內有橫置的等距的四窄孔四周內外壁斜直外底有四乳釘狀足除外腹中部以下無釉,余皆施綠釉
論吃?廣東(古)人:還看在下!南越文王墓不光有不同款式的烤爐、鐵釬等燒烤工具還有黃牛、豬、雞、山羊、魚、蝦、青蚶等燒烤食材廣東省博物館在“廣東歷史文化陳列”中展示了牛、鹿、豬、鱉、牡蠣、螺、珍珠貝等動物化石這些美味佳肴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在廣東人的“食譜”中又因為廣東人“靠海吃海”食物中貝類居多如我們熟悉的生蠔(牡蠣)為了能更好地食用它人們還發明了簡單的工具——“蠔蠣啄”那古人又是以怎樣的方式享用這些美食呢?據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在廣東地區的貝丘遺址中發現大量被燒過的貝殼堆積在生活聚落的食用垃圾丟棄區同時還發現許多像陶釜這類烹飪工具所以他們猜測當時人們經常會進行炊煮活動而食物的烹飪方式也十分多樣如水煮、蒸煮以及現代人依舊很愛的燒烤等
廣東宵夜江湖,不止燒烤那么簡單由古及今廣東菜以精細著稱催生了獨具魅力的美食文化而市井氣十足的宵夜同樣特色鮮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處東南沿海,廣東海鮮種類繁多最有名氣、最具代表性的非湛江炭烤生蠔莫屬經過炭火的一番歷練,生蠔吊出的原湯飽含著海水的鮮咸肥美。經過炭烤生蠔的鮮香與蒜蓉的辛香完美融合烤出的生蠔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十分受老廣歡迎可謂是廣東燒烤霸主汕尾晨洲蠔、陽江程村蠔也都有一席之地除了烤生蠔之外烤皮皮蝦、烤帶子、烤鮑魚、烤扇貝烤魷魚、烤蝦、烤海螺、烤魚等層出不窮的海鮮大餐總有一款勾住你的胃和心除了常見的街頭燒烤之外還不得不提到粵菜著名“當家菜”之一——烤乳豬(脆皮乳豬)烤乳豬被視為廣東地方傳統風味選料上挑選皮薄但軀體豐滿的乳豬烤好的乳豬外皮油亮,呈大紅色皮酥肉嫩,入口奇香是嶺南地區喜慶場合必不可少的餐桌主角作為后起之秀風靡湛江的“濕辣牛肉”絕對是廣東人對美食創造力的絕佳證明配上招牌的秘制“濕”蘸料加倍軟嫩爽口的牛肉輕松征服挑剔的食客論宵夜文化“生腌”這個詞是潮汕人的心動信號一碟生腌小海味清淡里透著鮮蒜香伴隨著醬油的咸和陳醋的酸直沖味蕾,稍稍咀嚼麻油的香氣在嘴里充盈起來瞬間就能愛上這份潮汕味道宵夜伴侶砂鍋粥也必須擁有姓名粥是主食但勝似高湯現點現熬保留食材天然的香味與口感這樣一鍋熱乎乎的砂鍋粥足以慰藉你的心靈都看到這兒了真的不打算“五一”好好嘗嘗廣東燒烤+宵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