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種植的西蘭花喜獲豐收。
(資料圖片)
春日走馬雷州市南興鎮,看到鎮圩區比以往更加整潔干凈;農田沃野更是一片生機盎然,新興的布渣葉和西蘭花等產業,以及逐步推廣的產業全鏈條化水稻種植,更是形勢喜人。
近年來,在廣州市駐雷州市南興鎮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南興鎮以打造硬核的黨建聯建為“紅色法寶”,引領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
工作隊投入幫扶資金,購買了聯合收割機械給合作社使用。
結對幫扶幫助盤活“冬閑田”
一年增收500多萬元
據介紹,廣州市派駐雷州市南興鎮幫扶工作隊,由廣州市紀委監委機關牽頭,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貿促會、社科院和廣藥集團4家成員單位組團結對幫扶南興鎮。雷州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委老干部局、市委黨校等單位組成雷州市駐南興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
南興鎮素有“雷州糧倉”之稱,耕地面積近7萬畝,以種植水稻為主。工作隊在調研中發現,每年晚稻收割后,大部分農田地都“閑”了下來。對此,工作隊積極思考如何盤活冬閑田等資源,從而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和向專家請教后,工作隊結合南興鎮三造種植的實際,與梅興合作社探索實行“稻-稻-菜”的輪作模式——在首先嘗試冬季種植油菜后,又發展種植西蘭花等產業,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期間,在“稻-稻-菜”輪作模式的油菜種植中,工作隊與村干部著手做好500畝土地流轉后,為確保油菜豐收豐產,還特意請來了廣東省農科院專家,指導油菜種植給予提供科技支撐;生產收獲過程中,除了向農戶支付土地流轉租金外,還按照每畝10055元的標準額外支付分紅,當年500畝冬季閑置田幫助村民增收500多萬元。
2022年,經工作隊協調華潤超市,成功使西蘭花種植基地項目正式落地梅田村,首期種植100畝30萬株進口西蘭花苗,今年2月下旬喜獲豐收供應市場,畝產量達3000多斤,畝產純收入約8000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此項目中,梅田村集體合作社與華潤超市簽署了產銷對接協議,1市斤左右西蘭花由超市保底價收購,其他重量標準的西蘭花經包裝后全部出口到日本等國家,讓每一株西蘭花都能產生效益。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帶動梅田村60多戶村民就業,僅務工一項就給農戶帶來20余萬元收益。工作隊隊長羅恒華介紹說,基地的進口西藍花是第一次試種,目的也是要做給全鎮看,示范效應起來后將面向全鎮推廣。
挖掘利用閑置資源的舉措中,工作隊發現平蘭村有400多畝撂荒地棄置,便不失時機變廢為寶——聯合組團幫扶的單位廣藥集團,因地制宜扶持平蘭村的合作社進行涼茶中藥的原料布渣葉種植。
工作隊指導平蘭村委會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村里的兩塊撂荒地充分利用整合起來,由合作社生產經營、推進種植。廣藥集團保底收購并全程負責技術指導,以促進產業穩定發展。該項目已經帶動17名當地農戶到基地靈活就業,今年秋天即可開始收摘,明年起連續十年進入全盛期,預計每年將能為村集體帶來約40萬元的收入。
教科書式幫扶打造水稻全產業鏈
走出鄉村振興的“南興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隊以教科書式幫扶打造水稻全產業鏈促進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產業幫扶聯農帶農的“南興模式”。
在此項工作的實際幫扶中,工作隊意識到要推動產業振興,就必須充分利用南興鎮6.9萬畝水稻這一資源稟賦,在發展水稻產業上下功夫,走出一個聯農帶農的產業幫扶新模式。
經過廣湛指揮部總指揮顧偉星到南興鎮進行實地考察,指導完善水稻種植全產業鏈發展思路,形成專題調研報告,以及工作隊進行大量調研后,牽頭單位廣州市紀委監委召開組團單位聯席會議討論后,將此項目工作列入幫扶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和五年規劃項目庫,拉開了此項教科書式幫扶打造水稻全產業鏈增收工作的序幕。
此項工作一開始,工作隊選準了村委班子凝聚力強、產業發展根基扎實、群眾參與度高的梅田村,扶持該村黨支部創辦集體合作社——梅興種養專業合作社,延伸產業鏈,從選苗、種植、管理、收割、銷售、深加工等方面入手,進行水稻全產業鏈試點。
梅田村現有水稻種植面積2000多畝,在確保每分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礎上,該村還創辦了糧食烘干廠和加工廠,確保稻谷顆粒入倉。而在改良水稻品種上,工作隊還協調了省農科院水稻所,每年分兩造試種28個品種,優中選優后推廣給農戶種植,優質豐產品種平均畝產提高到612.1公斤,其中優質絲苗米品種的平均產量也達540.20公斤。
去年,南興鎮惠眾稻菜專業合作社推廣種植省農科院水稻所專家試驗的新品種600畝,生產的大米市場反響很好,成功入選2022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單。今年,僅工作隊后方單位又通過消費幫扶就采購了合作社130余萬元的大米,梅田村的合作社被評為2022年度湛江市級示范社。
此外,工作隊還會同南興鎮委、鎮政府投入幫扶資金150萬元,購買了5臺聯合收割機械給5個村的合作社使用,大大降低了合作社以及附近農戶收割水稻的成本,去年晚造收割水稻3000畝,為農戶增收10余萬元;并在全鎮范圍內全面實施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作用,參與全方位托管。同時延長產業鏈條。
該鎮還發動本地鄉賢投入200萬元新建了一座國內領先標準的稻草處理廠一期工程,推進稻草離田變廢為寶,延伸水稻產業鏈條,提高種植農戶的抗風險能力,晚造回收稻草2000畝,為群眾增收近10萬元。
辦好民生實事,建設宜居美麗鄉村
讓村民居住在“畫里”
辦好民生實事是工作隊2022年的工作重點。此輪幫扶工作中,步月村和平蘭村是重點幫扶村。工作隊先后投入130萬元用于步月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排水溝渠,解決蚊蟲滋生問題;投入38萬元用于平蘭村道路硬底化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建設,并在該村去年投入布渣葉種植項目45萬元基礎上再追加15萬元用于日常管理維護,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工作隊還協調廣藥集團投入10萬元,完成了平蘭村坑尾小學教學樓電路改造、學校圍墻翻新、圖書館升級和桌椅電器更換等,并捐贈一批圖書;協調廣州市社科院投入33萬元用于步月村小學老舊校舍修繕,向步月村小學和村委捐贈30臺電腦和價值1.1萬元圖書及文具、書包;協調廣州市貿促會投入1.6萬元為步月村小學捐贈一批文體器材,并為全校校舍安裝了57臺電風扇,為師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工作隊還以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內容之一,扶持村莊在人居環境整治上下功夫。
日前,記者走進步月村,只見涼亭、文化長廊、健身步道等樣樣俱備,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巷道里的垃圾箱擺放整齊,富有鄉村特色的墻體繪畫也隨處可見,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與錯落有致的美麗庭院相映成景,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映入眼簾。
據介紹,工作隊自2021年進駐后,積極爭取幫扶資金向步月村和平蘭村兩個重點村傾斜。其中,在步月村對39戶村民的房屋外墻進行了彩繪美化等,使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讓村民們猶如住在“畫”里,幸福感滿滿。
南興鎮黨委書記陳錫廣表示,黨建聯建引領發展的嶄新模式,有效激發了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引發群星效應。
目前,南興鎮34個村(社區)黨支部紛紛加快發展步伐,在“競標爭先”“比學趕超”的狀態中,積極效仿先進村莊的做法,形成了你追我趕謀發展的可喜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