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推進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項目、新增一批旅游指示標識、加強志愿服務團隊力量……隨著“五一”假期到來,為了廣大游客在“古商埠”有更好的旅游體驗,赤坎區正在加快基礎配套建設,聚力優化旅游環境、提高服務水平。(據湛江日報)
筆者認為,赤坎古商埠是地區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在南粵有著重要影響力,這一資源的開發利用,既要有階段性舉措,更要著眼長遠做好規劃建設,方能持續釋放古商埠魅力,成為地區文旅經濟發展的一張重要名片。
當前,古商埠的文旅價值,主要是各地游客慕名而來,徜徉在廣州灣舊址、大水井、古玩街等文旅IP之間,感受歷史文化魅力。但多個方向機動車輛進出古商埠,會影響游客觀賞,因此,需要劃定古商埠保護區,禁止機動車輛進出,允許電單車通行,便于古商埠修復和保護,營造比較清凈優雅的古商埠游賞環境。當然,對古商埠保護區內的營商需求,也要設置特別通道,予以合理滿足。
古商埠要保持長久吸引力,既要保護土生土長的板凳、木桶、桌椅、打金、冶銀、銅制等工藝門店,也要著眼地區傳統文化交流融合的實際狀況,把雷州的草編、吳川的泥塑飄色、遂溪的醒獅和各地特色小吃等文化產品吸納進來,扶持一批傳承人,打造多種文化融合傳承的古商埠。同時,進駐一批咖啡、奶茶等現代經營項目,適應年輕人消費需求,構建古商埠多種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活力空間。
古商埠的發展要像北海老街、廣州永慶坊等歷史文化街區那樣,把同類經營項目集中起來,便于游客選擇性消費,也促進同類經營打造更多特色,讓古商埠煥發新活力。古商埠在保持特色同時,要加強后續治理,在鋪面裝修、外立面樣式、電線網線布局等方面,提高規范程度。同時在古商埠設置公共服務機構要控制數量,而傳統手工藝經營項目要通過調整,保留發展空間。
要從解決古商埠停車問題出發,圍繞區域文旅經濟長遠發展需要,統籌力量,編制文化保護傳承規劃,著力植入現代治理理念,利用現代科技,采用聲光電等基本元素,瞄準視聽等多種原生需求,為考古發掘、文物活化展示、文化整理呈現、城鄉旅游等文化活動賦予時代活力,保留古商埠歷史文化的原始文態,塑造適應時代需要的文化形態,打造有活力的經營業態,構建互聯共進的文化生態。
當然,古商埠的歷史、現在和未來,都掌握在當代人的手中,如何進行科學規劃,實現更好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需要著眼長遠,精準發力,才能事半功倍,讓古商埠的歷史文化品牌盡早出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