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機里還保存著這樣一張照片:
(資料圖片)
那是去年的冬日,卻恰逢暖陽,暖意盈滿教室。陽光像頑皮的精靈落在窗臺上、課桌上,學生身上。每個孩子認認真真地低頭學習,就連發絲都在發光。
我默默記錄下了這美好的一刻,時時翻閱,并每次查看都不免想起那個孩子的光。
在接手五(9)班,進行工作交接的時候,有一張9分的語文試卷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瞬間皺起了眉頭,猜想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隨意敷衍的結果。但當我看到試卷上的名字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這是我接班前被提醒過需要多留心的孩子。
我腦海里閃過一個安靜得過分的單薄身影,他看向我這個新老師時總是抿了唇一言不發,不像其他孩子一般湊上來嘰嘰喳喳。這樣一個不論在上課還是課間都一聲不吭地獨自坐著的孩子,能夠不交空卷都非常不錯了。
可細細一看,近乎空白的試卷上難得填寫的每一道題目都打上了鮮明的對鉤。
“難道說……”我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這個孩子會不會只是缺乏一個表現的機會?
于是我在班上公布試卷分數時,特意表揚了一下這個孩子。班上其他同學瞬間哇地一聲,似乎感到很驚訝。他當場沒有任何驚喜的反應,我不禁想到難道我這個激勵對他沒有任何作用嗎?
但我卻發現在下課的時候,他悄悄在一旁看著我收拾教具,雙眼亮晶晶的。更沒想到,在隨后收上來的語文作業中,我再一次發現了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從來不交作業的他居然能夠把字詞抄寫得工工整整甚至標上了拼音。
懷著發現了這個孩子進步的激動,在一次語文課堂上,我還“變本加厲”地要求他在全班面前背誦三首古詩詞。因為在一次課后托管中,我看著他對著語文書在發呆,于是我坐到了他的面前,讓他讀生字,背古詩,驚喜地發現他能夠背出昨天所學的古詩三首,同時也印證了我的猜測,其實他都會——
當時其他學生詫異地竊竊私語,懷疑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可慢慢地,大家安靜了下來,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群皮孩子這么有耐心。
詩詞磕磕絆絆地從他嘴里蹦出,但所有人都為他感到高興——這孩子居然可以背出三首詩!同學們紛紛都為他鼓掌歡呼。我也拍手叫好。
那一刻,我看見他抬起頭沖著我笑了。
也正是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夏輦生老師所說的話:將孩子看成一粒種子,去關注他,喚醒他,滋養他,激發孩子們生命內在的成長力量,最后才能開花結果。
自那以后,他的認真感染了班上的其他孩子,那三首古詩成了我們班上背得最熟練的古詩。我想,抑或是孩子們的內心都在期待老師的關注、老師的表揚。而我從此也開始處處留心發現每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會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性。
我不知道孩子是否感謝認真看了那份9分試卷并不斷鼓勵他進步的老師,但我非常感謝他,是他,讓我看到了一個普通孩子的光。其實孩子的心都藏在細節里,作為一個老師,最幸運的事情莫過于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放大。
如何像優秀教師那般讓這些可愛的星星發散出未來的光芒,也成了我不變的初心。當光的發現者,營造一個能讓學生發光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的人格成長,我仍在路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