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湛江市經開區硇洲島回春藥店成立30余年,店主豆碧珍堅持誠信經營,熱心服務島民。近日,豆碧珍名列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向社會發布的2022年十大“誠信之星”名單。(5月5日《湛江日報》)
豆碧珍用30多年的堅守初心,為文明湛江立起了一面“誠信經營”的旗幟。對于眼下正積極推動大文旅開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湛江而言,這面“誠信經營”的旗幟更顯彌足珍貴。
誠信經營是商家的基本商業道德,也是商家的法定義務,是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前提條件。《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廣告法》也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盡管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忽悠、誤導、欺騙消費者的現象依然并不鮮見。有的行業個別商家往往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甚至沒有明碼標價,“看人下菜碟”,更有的在購物袋、電子秤上做手腳,欺騙、誤導消費者。這些亂象,必須引起重視。
再來看如今爆紅的“淄博燒烤”。沒有缺斤短兩,沒有“價格刺客”,商家誠信經營,行業自律;政府部門強化監管,督促賓館住宿、飯店餐飲、交通運輸、旅游景點景區、燒烤商戶等經營單位明碼標價、杜絕欺詐,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做長期生意,秤若是缺斤短兩我們可不干。”“誰砸了淄博的鍋,那就砸了誰的碗。”……不論是商家還是政府,都在用“誠意”說話,都在用“誠信”圈粉。而這背后,是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堅持打造“誠信淄博”名片。據當地媒體報道,淄博將“誠信淄博”建設納入市委、市政府“一號改革工程”“品質提升年”重點任務清單,堅持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扎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重點工作任務,不斷創新探索先進經驗和做法,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上個月,“信用中國”網站發布2023年第二期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結果,在全國261個參評地級市中,淄博的城市綜合信用指數位列第18位。
借豆碧珍獲評全國“誠信之星”的契機,加強對各行業誠信經營的引導與監督,正當其時。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監管執法,敢于對欺客、“宰客”的企業“亮劍”。如果執法不嚴,一些企業違背誠信原則的違法行為長期得不到糾正和懲戒,就會出現守法者受損、違法者獲利的情況,進而導致“破窗效應”。行業協會、商會要把推動行業各企業誠信經營的重要責任切實擔起來,不斷建立健全行業的信用評價、激勵和懲戒機制,促進企業誠信經營。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創新運用短視頻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豆碧珍這樣的誠信經營正面典型,同時也要敢于曝光違法經營的不良企業,這樣才能有效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