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1日至8月16日,我市管轄的北緯12度以北至“閩南海域交界線”的南海海域(含北部灣)進入伏季休漁期。截至5月1日12時,我市7133艘漁船已全部按規定回港進入休漁狀態。
全國同一時間在黃海、東海和南海實施伏季休漁制度,在我國已實行24年。漁業資源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過度捕撈會造成漁業資源的枯竭。伏季休漁主要著眼于保護海洋漁業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幫助海洋更好休養生息,有利于漁民的長遠利益,有利于促進海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漁業資源是海洋漁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海里若沒有魚,發展海洋漁業將無從談起。加強海洋水域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漁業生產高質量發展,必須遵循漁業資源繁殖生長的客觀規律,使捕撈強度與漁業資源的可捕量相適應,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休漁期間,新鮮海魚供應量少了,勢必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參照往年做法,我市有關部門提前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有計劃安排海水魚庫存,保證海水養殖和淡水養殖鮮活魚類供應市場,盡最大努力保證市民對水產品的需求,保持市場穩定。
全面落實休漁制度,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靠廣大漁民自覺,靠有關部門嚴格監管與執法;靠線上線下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大張旗鼓強調禁漁期捕魚的非法性和危害性,讓“捕魚人”變成“護魚人”;讓“海上人家”變成“陸地養殖戶”,在休漁期間,要鼓勵更多漁民從事海水魚蝦養殖,避免進入伏季休漁期漁民便無事可干。要堅持靠海吃海,走好走穩可持續發展道路,讓廣大漁民切身感受到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年復一年的伏季休漁,湛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此基礎上不斷務實創新,完善優化伏季休漁各項工作,相信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更富成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