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五一”假期,我市累計接待游客總量在粵西地區位列第一,同比增長85.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月6日《湛江日報》)
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湛江人充分感受到了旅游業復蘇的火熱。在赤坎老街等地,“人從眾”的熱鬧映照著“煙火氣”的升騰;從整體數據來看,“接待游客總量居粵西第一”的成績單訴說著大文旅開發帶來的蝶變。近段時間,關于湛江文旅融合的話題熱度也蹭蹭蹭地往上漲,尤其是在“淄博燒烤”爆紅之后,湛江人都期待著“炭燒生蠔”“海邊夜市”等IP迎來新一輪“出圈”。而討論熱議聲,在5月5日公布的一個榜單中,推向高潮——
5月5日,“2022—2023年度中國美好生活城市”發布盛典在成都舉行,央視聯合全國數十家媒體面向全球同步直播。其中,湛江上榜“十大魅力打卡之城”。據介紹,該榜單依托《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的多維度調查數據和數據模型算法而產生。這套調查系統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聯合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打造,已經運行了十七年,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民生感受型調查。在“魅力打卡之城”的評選中,“網絡熱力維度”成了重要考量。這意味著,在網絡社交平臺上,湛江是眾多網友心目中的“寶藏城市”,被珍藏在“必到打卡地清單”中。
無獨有偶,5月5日傍晚,央視網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文章《四座新晉網紅小城出圈后留下了什么?》其中,湛江與淄博、濰坊、江門一起,被作為“網紅四小城”分析特點、介紹經驗。文章提到,湛江是“因劇而火”,“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熱播,取景地湛江也在劇迷和旅游愛好者中火起來,劇中的赤坎老街成為游客必打卡點”。并進一步分析,要讓“網紅”成為“長紅”,“就要進行多元化的需求引導,不要過于追求規模化、大眾化、同質化的爆點引導,應該進行生活場景化的引導”,“立足于常態旅游,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根基,進行常態化引導,從而將流量變成存量”。
無論是上榜“十大魅力打卡之城”,還是作為“網紅四小城”介紹經驗,湛江旅游所凸顯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善于借助互聯網文化推動旅游方式“花樣百出”。近年來到湛江“打卡”的游客越來越多,“打卡式旅游”已然成為游客對“寶藏湛江”的一個重要的“打開方式”。去權威化、求新求異的網絡文化,促使游客特別是年輕人熱衷探尋那些以前不起眼的地點,湛江因網劇、菠蘿等諸多元素不時躋身“熱搜榜單”,被譽為“新晉網紅”。隨著智能手機的全面普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網絡上曬“攻略”,而朋友圈點贊、短視頻網站粉絲留言等“互動場景”,也刺激游客發布更多的打卡短視頻。一篇篇“攻略”、一個個“短視頻”,讓湛江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全國游客面前。其中的城市營銷方法、新媒體傳播經驗,十分值得我們梳理總結。
進一步激發“魅力打卡之城”潛能,除了“打卡點”場景化營造、文旅品牌IP化升級等方面需持續發力外,湛江尤其需要在短視頻等新媒體策劃、創作、傳播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網絡上展現湛江城市形象、文旅創意的短視頻“爆款”還不夠多,可以進步的空間很大。如何契合當下人們旅游觀念變化帶來的“打卡式旅游”新趨勢,如何讓“魅力打卡之城”的流量變成“留量”,需要有關各方大膽創新、共同努力。
(編輯/林霖 值班主任/何杰 值班編委/鄭時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