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插核育珠是珍珠養殖的中心環節。記者 郎樹臣 攝
“進入四月,這一季的珍珠就可以大規模收獲了。一大早,珠農們就要結伴出海,巡查珍珠貝的長勢?!?月7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金牌欄目《記住鄉愁》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視頻節目《走!出海看珍珠貝去!》,帶廣大觀眾和網友們跟隨“中國南珠第一村”——雷州市覃斗鎮流沙村的珠農,出海去看珍珠貝。
該視頻節目中,央視記者跟隨珠農乘船出海,前往珍珠貝養殖區。這個珠農一家在大海里養了30多畝的珍珠貝,吊在水下的籠子里密密麻麻的都是珍珠貝。
流沙村大部分村民都以種植珍珠為生,靠近海灘,感受著海風朝露,他們感覺這片海洋就是他們生活的依靠。雷州市覃斗鎮流沙村因為擁有風平浪靜,有適量的淡水輸入的港灣,成為了馬氏珠母貝孕育的天堂,這種貝才能孕育出南珠,也就是珍珠的最優家園。每顆珍珠要歷經將近3年的時間,即1000多個日夜孕育而成,才能呈現在人們眼前。
珠農要如何區分珍珠的質量呢?珠農們解釋說,紋理和光澤度是珍珠質量的關鍵。遠遠望去,一排排木樁下懸掛著大量的珍珠等待著被收獲。在這兒,每畝水域下能養殖1萬多只珍珠貝。正是因為珍珠,人們生活變得美好而多姿多彩。
“出海的這段時間,不僅讓我領略到雷州半島海天一線的美景,更是帶給我深深的震撼?!币曨l節目的最后,央視記者有感而發道,“聽當地鄉親們說,這茫茫大海曾經是村民的祖輩們,九死一生討生活的危險之地;而今天,村民們依靠著先進的技術,變大海為良田,拾珠成串,耕海漁歌。一片大海,一座小村莊,在潮起潮落間,描繪出他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