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在湛江云媒上看到一則消息《遂溪烏塘鎮“仙品荔”上市 首日銷售額5000萬元》: 5月10日,一場集銷售簽約、新包裝展示、分選線試運行于一體的2023廣東遂溪“仙品荔”上市發布會在遂溪縣烏塘鎮舉行,通過線上線下共同聚焦,助力“仙品荔”火出圈,讓荔枝“賣得快、賣得遠,賣得好,更賣出了品牌名氣”。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又是一年一度的蟬鳴荔熟時,隨著各地的荔枝大量上市,市場供貨量不斷加大,荔枝價格會逐步走低,而按照往年的銷售情況來看,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不同品種的荔枝價位不同,如果果農能夠種植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品種,或者專門種植早熟和晚熟的品種,就能實現高價上市,贏得主動,完全不用擔心“豐產不豐收”的情況出現。比如遂溪烏塘鎮的“仙品荔”,以“海水富硒”“不易上火”為賣點,而且屬于早熟品種,因此,深受消費者關注,賣出了好價錢。
湛江是農業大市,由于具備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等有利條件,水果種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特色水果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法寶。比如廉江紅橙、廉江荔枝、徐聞菠蘿、雷州覃斗芒果、遂溪火龍果等,在全國都是叫得響的水果品牌,有些還走出國門,賺取外匯。可是,再好的產業也怕一哄而上,換言之,水果種植也要有“創新”意識,必須做到“人無我有”,如此,就能差異性發展,在市場上搶占先機,獲取更多利潤。畢竟,農業生產有其特殊的一面,必須避免一窩蜂種植,因為這樣的話,規模一下上來了,而市場有限,銷售渠道單一,就會導致產品過剩、價賤傷農。
筆者很欣慰地看到,近年來,本地群眾的市場觀念和創新意識大大增強了,往往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去搞種植業,比如燕窩果、蓮霧、釋迦果、鳳梨等水果的種植就是成功的例子。在廉江市石角鎮,還大力推進泰國紅寶石蜜柚種植,這是一種優質新品種,與普通紅柚相比,味道更好,經濟價值更高。因此,要將湛江的特色水果產業真正變成市場優勢,必須加強引導,加強創新,選準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做響農業品牌,才能讓特色農業更有吸引力,讓廣大果農更有賺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