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50是什么意思?
基本面50的全稱是中證銳聯基本面50指數,該指數挑選以4個基本面指標(營業收入、現金流、凈資產、分紅)來衡量的經濟規模最大的50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采用基本面價值加權,以反映與基本面關系大的證券的綜合行情。
該指數的指數樣本每年調整一次,樣本調整實施時間為每年 6 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權重因子隨樣本定期調整而調整,調整時間與指數樣本定期調整實施時間相同。在下一個定期調整日前,權重因子一般固定不變。
基本面50與上證50哪個指數好
業績是基金的重點,編制再牛的指數,如果業績落后于同類也是白搭,不過在指數對比時,最好選擇5年以上的長周期全面對比,不要用1年內的短期業績,因為短期過好未來一段時間下行概率也更大,比如2017年央視50在同類50中表現最好,今年回撤卻是最大的。
上圖依次是易方達上證50、華夏上證50ETF、華夏上證50AH優選、建信央視50、嘉實基本面50,其中易方達是指數增強型,其它幾支在名稱上已有體現。紫色圈中是同年度表現最好的兩支,業績上嘉實基本面50和易方達的更好,近5年收益分別是124%和107%,華夏上證50ETF業績最差,近5年只有68%;
上圖是幾支基金過去3年的業績走勢圖,其中華夏上證50ETF為被動指數,業績上也最差,應該做為第一排除對象,華夏50AH因為成立時間短,數據偏少,暫不參與對比。
再看各基金的持股方面:上證50ETF和上證50AH優選在第一大重倉股上明顯偏重,易方達銀行股占比最少,嘉實基本面銀行占比最大,建信央視持有的白馬股占比最大,銀行股數量也比較少。
上圖是基本面50、上證50、央視50,三個指數最近9年的業績走勢對比,從中也可以發現,上證50指數表現最差,央視50和基本面50各有優劣,不過暴發時間不同。
這是三個指數的PE值走勢,央視50、基本面50、50AH當前PE是差不多的,均在9倍以下,上證50相對略高,目前為9.6倍,整體看差別不大。
關鍵詞: 基本面50是什么意思 基本面50與上證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