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面翻新、雨污分流、車位重劃、增加消防設施……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廉江市羅州街道的廉江市五金交電化工公司宿舍,但見昔日的老舊小區,如今已經實現“逆生長”,舊貌換新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廉江市商業服務中心(下稱“中心”)是羅州街道新北社區駐區單位之一。該中心及城區5家下屬企業負責的老舊小區共13處,零散分布于羅州街道7個社區,房屋基本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近年來,該中心在羅州街道“大工委”和7個社區“大黨委”的指導和帶領下,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成功改造老舊小區13處,改造房屋17棟,面積約3.3萬平方米,受惠群眾2000多人。
多措并舉“摸石過河”
有效凝聚黨群力量
“以前的環境,真是讓人感覺‘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現在到處干凈整潔,住得也舒心。”在市五金交電化工公司宿舍居住13年的陸先生,對中心實行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非常滿意。
秉持“黨建引領、居民參與、精準施策、長效管理”的改造原則,該中心將黨員干部、居民黨員和工作人員有效凝聚起來,以“1副主任+2中層+2工作人員”設兩個工作小分隊,每半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探討改造難題的解決方案,多次召開民情懇談會征集居民意見。與此同時,中心還組織居民黨員成立多個服務小組,其中,“黨員志愿服務小組”為居民提供“送政策上門”服務,做好改造項目的“排頭兵”。
重點著手拆除亂搭建工作開展后,該中心下屬老舊小區在黨群干部合力下,一個月內成功拆除146處亂搭建,拆除率達100%。
全面“動工”,清垃圾、硬路面、改溝渠、修外墻、整門窗、合三線、劃車位、添消防設施、上墻宣傳內容等十余項基礎項目逐項穩步推進,累計清理垃圾400余車,疏通鋪設排污管道3700余米,整理三線620余處,修繕外墻約1.9萬平方米……2022年12月,該中心改造項目全部完成。
干部職工全員上陣
小成本換來大蛻變
“用有限的錢做最實在的事”是該中心改造老舊小區的工作宗旨之一。
“凡是干部職工會做能做的,我們都自己負責完成了。”廉江市商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林小玲感慨地表示,除了需要機器搬運和專業技術類的工種,中心30名干部職工幾乎把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包攬”了下來。
在購買原材料上,該中心同樣“盡可能省錢”。為了確保材料“物美價也廉”,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常常“貨比不止三家”,把產品質量與價格進行雙向比對,在保證原材料質量的基礎上爭取找到價格最優的產品。
憑著這股“錢使在刀刃上”的勁頭,中心13個老舊小區17棟樓房全部改造完共花費約72萬元,平均每個老舊小區改造經費約5.5萬元,改造項目涉及十余個基礎性項目。
由“獨角戲”到“大合唱”
小區長效化自治正在實現
“老舊小區建筑棟棟老舊,卻‘舊’不一樣,未來將按‘一棟一策’進行綜合治理,并且對‘有院子’和‘無院子’的小區靈活施策。”
對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后的長效管理方面,林小玲有一套獨特的想法:有院子的以停車位收租所得聘請小區管理員,負責小區的保潔和秩序等工作;無院子的按“傳幫帶”的方式進行管理。林小玲認為,由于中心負責的13處老舊小區相隔均不遠,可將有院子與無院子樓棟的保潔和秩序工作進行“兩兩捆綁”,“打包”給管理員負責。
“居民的文明意識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小區的環境衛生好了,居民的文明意識也會有極大的提高。”為了更進一步實現無院子小區的自治化管理,實現老舊小區有人管、管得好、長效管的目標,中心積極發動熱心居民擔任志愿者,輪值負責公共區域衛生清潔工作。
“百貨公司宿舍樓有3名60多歲的住戶主動表示愿意無償清理公共區域,她們特別主動,真的讓人特別感動。”林小玲談及此處,頗為動容。
從單位唱“獨角戲”到黨群“大合唱”,該中心希望未來可以通過更多方式更多舉措挖掘“紅色元素”,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及小區居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力實現老舊小區從單位“管理”到居民“自治”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