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是怎樣的景區?
石家大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估衣街47號,原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石元士住宅,石家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析產為福善堂、正廉堂、天錫堂、尊美堂四大門,大規模的建筑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建設,后僅存“尊美堂”宅第。1991年,以石家大院為館舍的天津楊柳青博物館正式開館。
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900多平方米,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長96米,東西寬62米,整個建筑包含十二個院落。石家大院中收藏大量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代作品和具有中國古建筑特色的天津磚雕陳列,集中了130余件磚雕。
石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是怎樣的?
石家大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長96米,東西寬62米,其中建筑面積2900多平方米。整個建筑包含十二個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
石家大院大門內是一條寬闊的長長的甬路,構成大院的中軸線,甬路上有形式各異、建筑精美的5座門樓。從南向北門樓逐漸升高,寓意為“步步高升”,而每道院門都是3級臺階,寓意為“連升三級”。道路東西兩邊各有五進院落。東院為內宅,有內賬房、候客室、書房、鴛鴦廳、內眷住房等,陳列著楊柳青年畫、泥塑、木雕、磚雕及天津民俗。西邊的院落為接待貴賓的大客廳、暖廳、大戲樓、祠堂等,已基本恢復了原有陳設。與內宅相比,這里建筑用材更為考究,做工更為精細。大客廳院內有高近5米的大天棚,可擋風避雨。大戲樓寬敞華麗,可供200人聽戲飲宴,京劇名家孫菊仙、譚鑫培等都曾在此獻藝,其中花靈格扇全部是楠木原色,精雕細刻,較為華貴。西院的西邊還有三進院落,是私塾先生教書及其他的專用房,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才能和藝術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