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施工作業現場。
6月8日上午,在湛江海事部門的現場服務保障下,鉆探船“順光688”輪在粵海鐵路北港水域開始鉆孔,標志著新建湛江至海口鐵路(含跨海輪渡工程)北港可研階段水上勘探施工作業正式開工,跨瓊州海峽高鐵建設又向前推進一步。
據介紹,為后期新建湛海高鐵提供工程區域內詳細的地質和水文地質依據,相關單位對北港側項目水域進行勘探施工。本項目勘探共布置4個鉆孔,其中2個鉆孔分布在粵海鐵路北港港池內,采用浮式平臺施工;2個鉆孔分布在港池外,采用鉆探船舶施工,工程水域東側緊鄰徐聞港客貨滾裝碼頭。
水上勘探是湛海高鐵項目建設的前期基礎和關鍵環節。為保障勘探作業順利實施,湛江海事部門在水上勘探籌備階段提前介入、主動作為,緊貼轄區施工水域通航環境實際,分析梳理水上勘探安全監管需求;組織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召開水上勘探作業安全協調會,進一步完善勘探作業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開鉆當天,徐聞海事處派出海巡船開展現場巡航服務保障,提醒渡輪進出港加強瞭望,注意航行安全。
施工作業位置圖。
據悉,湛海高鐵項目正線自湛江北站引出,向南接入海安南站,跨越瓊州海峽接入海南環島高鐵,包括湛江至海安段鐵路工程和瓊州海峽過海輪渡工程兩部分,總投資超500億元。項目陸上新建正線長度130公里,擬按35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瓊州海峽過海輪渡工程航距長約23公里,新建南北輪渡站,過海采用“人乘船過海”方案,過海時間約為一個半小時。據測算,從湛江至海口的150余公里高鐵里程,運營后需要2小時左右,比目前兩地鐵路最快約5個小時節省3小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