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10日晚,一場電音文化活動在陽光玫瑰葡萄生態園舉行,點燃了坡頭的鄉村夜間經濟。(6月12日《湛江日報》)
剛過去的周末,湛江文旅市場可謂熱鬧非凡——雷州辦起覃斗芒果文化節,一片芒香之中辦成了嘉年華式美食文化派對;坡頭陽光玫瑰葡萄生態園舉辦動感燈光秀、葡萄音樂節,“玩轉”夜經濟;坡頭南陳村另辟蹊徑,通過舉辦第一屆攝影作品展,將一批攝影愛好者吸引過來,讓賞荷花成了文旅新名片……
這些可圈可點的文旅活動,成為當下湛江各地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這些文旅活動的一個顯著共同點,是“場景意識”的增強。
“場景”是什么?站在旅游角度,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承載文旅業態的空間,是展現詩和遠方的舞臺,背后往往意味著環境與氛圍,影響著體驗和消費。如今,游客尤其是年輕游客越來越在乎“氛圍感”“體驗感”。到一地游玩,不再只是“逛吃逛吃”、拍照打卡,更在乎融入其中,體驗人間煙火、市井生活,希望與旅游場景共情共鳴,比如最近很火的淄博燒烤。明明在哪兒都能吃燒烤,人們為何偏愛淄博?因為大家在意的不僅僅是“好吃不好吃”的問題,“在這兒吃的不僅是燒烤,更是感受滿城的熱情和真誠”,這就是一種令人沉醉的氛圍感與體驗感。
要提升體驗感,打造優質旅游場景十分重要。甚至說,這是反映一地氣質、特色的濃縮版,幫助游客更迅速、更容易融入當地。就以坡頭南陳村為例,數十畝競相綻放的荷花是資源、是景點,起到的作用是“引流”。但要持續產生“流量”,就必須靠打造一個穩定的“場景”。舉辦攝影作品展,吸引攝影愛好者做推廣,這不過是一個短期場景。在有的地方,同樣是圍繞荷花主題做場景,他們會推出“穿漢服免費送禮品”等措施,鼓勵游客通過穿漢服游園,也有可能打造“古城下的慢生活”場景,將賞荷花與煮茶、釣魚等帶點古風古韻的活動串聯起來,營造一種“穿越感”。這樣,賞荷花就從普通的拍照打卡變成了有場景依托的深度游,體驗感、氛圍感的提升讓游客不僅停留時間更久,而且也更愿意在社交平臺上“種草”。
又比如覃斗芒果文化節,其實“覃斗芒果”這個品牌作為“土特產”已經相當有名氣。但如何將覃斗芒果文化節這個文旅IP轉化為體驗場景,把體驗場景打造成受年輕人歡迎的消費業態,這才是來年文化節帶動雷州文旅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所在。“芒果之王”是吃貨心中的“爆款”,但如何把覃斗芒果文化節打造成農文旅融合的“爆款”,這就需要活動主辦方在“場景”打造上多花心思、再下苦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