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盛夏時節,華燈初上。夜幕下的赤坎區南橋河沿線,無憂集市、南橋河夜間經濟特色街流光溢彩、熱鬧非凡。攤主的招呼聲、食客的交談聲此起彼伏。市民在這里逛夜市、品美食,感受“夜經濟”的魅力。(據5月20日《湛江日報》)
近年來,隨著大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夜食、夜娛、夜購成為拓展大眾消費的重要領域,也成為可供挖掘的新空間。從赤坎區市民紛紛打卡南橋河夜間經濟特色街、世貿無憂集市等一批“花樣上新”的夜市來看,作為拉動城市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繁華度重要支撐的夜食、夜娛、夜購,由于從內容、管理、創新等方面的不斷升級,因而激發了夜活力,讓“夜經濟”火起來。
拓展多元化的夜間消費項目,豐富市民夜游體驗。盡管對很多市民來說,夜間的“煙火氣”是出游的主要動機之一,然而,人們的消費并不局限于吃吃喝喝,還包括體驗感、儀式感和文化內涵等。尤其是通過“觀賞+互動”,可以讓體驗更豐富。事實上,多地在夜間演藝、娛樂等方面的實踐可謂精彩紛呈,“白天看景、夜間看戲”已成為目前很多城市的成熟運作模式。如果說夜間景區景點以及博物館等是游覽觀賞型場景,那么夜間餐飲、娛樂、休閑就是互動參與型場景,二者相輔相成。只有采取科學規劃布局夜市街區、開展夜市文化節活動、完善夜市配套設施等舉措,加快夜市改造提升,打造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夜間經濟核心區,構建起融食、游、購、娛、體、展、演為一體的夜生活形態,才能使“夜經濟”活力十足。
激發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還要在“商、旅、文、娛、體”融合上下功夫,持續在夜食、夜購、夜游、夜娛、夜秀、夜讀等方面做文章,積極探索開發“夜經濟”的增長模式。誠然,“夜經濟”發展前景廣闊,但也不能盲目地跟風模仿,應緊抓地域化特色元素,因地制宜推進夜間消費集聚區建設。
可以說,“夜經濟”是城市活力系數的風向標。期待我市各地在破解夜間經濟發展痛點、提質發展夜間經濟方面,探索出更多經驗,進而更好地激發“夜”活力,點亮“潮生活”,唱響“夜經濟”品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