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縣洋青鎮農民在采摘火龍果。
火龍果是遂溪縣洋青鎮的支柱產業,近年來洋青鎮黨委、政府牢牢抓住產業發展和生態旅游兩條主線,把發展產業作為農民群眾穩定持續增收和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大力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戰略,因地制宜發展火龍果產業,努力把洋青鎮打造成華南火龍果產業核心區,為農民致富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走出一條“產業振興帶動、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發揮優勢打造華南火龍果集散中心
(相關資料圖)
遂溪縣洋青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較好的土地資源條件,特別是富含有機質硒的火山灰質紅土壤,最適宜種植火龍果。全鎮及廣前公司等周邊適宜種植火龍果的土地面積達到8萬畝,具有發展成為雷州半島最大連片火龍果種植區的良好基礎。
近年來,洋青鎮主抓火龍果產業的發展,火龍果種植面積穩步增長,種植區域逐步擴大,輻射帶動整個洋青鎮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火龍果年產量21000萬斤,單產7000斤/畝,畝產值17500元,總產值達到5.25億元以上,帶動直接和間接就業約3萬人。
洋青鎮積極謀劃火龍果產業發展,利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積極爭取上級各項資金投入火龍果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使火龍果產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同時積極聯動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海洋大學等農業專家、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在鎮政府舉辦300多人次火龍果栽培技術培訓班。火龍果種植和管理技術先進,水肥一體化、無公害種植等田間管理高標準普及,補光種植大面積推廣,冷庫、膠框機、自動分揀機、洗果機等相關基礎設施大量投入,洋青鎮在技術推廣、包裝服務、線上銷售等方面引領行業。
洋青鎮交通四通八達,鎮域內有渝湛高速公路、325國道、374省道、290省道和682縣道等道路通過,是大西南出海、通向海南的黃金大道。得益于良好的交通區位便利優勢,洋青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收購商駐點收購,收獲期大量冷鏈車絡繹不絕向外輸送優質火龍果,同時,廣東、廣西、海南等華南地區的客商,將火龍果大量運到洋青鎮交易,洋青成為粵西、廣西和海南火龍果產區名副其實的集散中心。
新品種新技術造就火龍果優良品質
洋青鎮火龍果品種主要有木蘭果、金都一號,種植面積一半以上為以上兩個品種。2019年起新引進黃龍、燕窩等新品,價格較高,市場銷售可以達到10-30元/斤。
以洋青村為中心,引進紅寶龍、綠寶龍、金都一號等優良品種,全面配套水肥一體化、補光技術等,大力提高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標準化種植3千畝以上的連片種植示范區,以點帶面帶領全鎮火龍果產業發展。
火龍果產業具備良好的投資回報,近年來吸引了大量投資,種植面積迅速增長。洋青鎮通過構建“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經營體系,發揮洋青村火龍果農業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激發內生動力,支持鼓勵農戶發展規模種植。
洋青村黨支部書記宋寧率先大規模種植火龍果,并發展為連片產業。在嘗到收獲的喜果后,成立洋青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鼓勵動員村“兩委”干部和黨小組帶頭加入,38名黨員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相繼加入合作社。依靠黨員、干部的帶頭,發動群眾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以合同責任制形式實行分戶種植優質紅心火龍果。該合作社由當年的4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150多人,并被評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到2022年,洋青村火龍果基地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輻射帶動洋青鎮轄區農民種植3萬多畝,通過火龍果產業實現先富帶后富,共奔致富路。
遂溪縣洋青鎮農民在分揀火龍果裝箱運往北方市場銷售。
電商平臺讓洋青火龍果暢銷全國各地
隨著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電商產業蓬勃興起,洋青火龍果搭上線上電商平臺,憑借其優良的品質在網上火熱銷售。電商銷售額連年遞增,暢銷北京、上海、鄭州、青海等全國各大城市,采購范圍遠及海南、廣西、云南等地,產品供不應求。
洋青鎮通過政府搭建平臺,建設縣鎮村三級批發市場,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穩定市場秩序,把洋青鎮建設成為粵西火龍果集散中心。鼓勵、支持部分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企業,打造高端火龍果品牌。
目前洋青鎮規模較大的收購商已有佳淳農業、水果之家、藍海農業等幾家公司,收購區域包括廣西、云南、海南等地,集中在洋青中心點開展清洗、分類、入庫、發運,高峰期一天的發運量達到100萬斤。
目前洋青火龍果基地被列入為雷州半島現代化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火龍果基地,洋青鎮和洋青村分別獲得2021年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火龍果專業鎮和火龍果專業村榮譽;佳淳農業、水果之家、永恒科技、藍海農業等企業迅速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銷售額連年遞增,在國內外打響了“洋青火龍果”的品牌。
目前,洋青鎮正搶抓住“洋青火龍果基地——正大加工廠——螺崗嶺”作為旅游專線的良好機遇,以洋青村火龍果特色為主體,連接其連村、文相村,打造農業特色片區;串聯沙古蘿卜種植、沙古市場及芝蘭紅色文化,打造悠閑農村風貌片區;背靠占地3000畝的羅馬壇水庫、南邊洋水庫,打造釣魚悠閑觀光區,鋪設集生態、農家樂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基地,發展鄉村旅游,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