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眼下,正是雷州稻谷飄香季節。記者走進金黃色的東西洋,這里機聲隆隆,多部收割機正在廣闊的田野里奔走作業,一派繁忙。“今年早造水稻由于風順雨順,普遍長勢喜人,預計平均畝產量比去年早造水稻略有增加!”來自該市附城鎮南田村一農戶告訴記者。據該市農業農村局有關領導介紹,目前,該市早造水稻已完成收割8成多,預計再過一個星期,該市可全部完成早造水稻收割工作。
雷州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一年累計水稻種植面積近百萬畝,其中早造水稻面積40多萬畝,晚稻種植面積50多萬畝。該市東西洋水稻面積28萬苗,被譽為“廣東糧倉”。
近年來,該市在穩定水稲種植面積,抓好食生產安全的同時,致力推廣水稻良種良法,確保該市糧食生產朝著健康軌道方向發展。近日,隨著該市早造水稻收割季節來臨,大量來自外地和本地的收割機,正集結在該市境內,掀起水稲收割熱潮。
“這里地勢平坦,水稲長勢喜人,預計平均畝產量達1100斤。”在該市附城鎮河北村口大片稲田上,幾部收割機正來去奔走,穿梭在金黃色稻浪里作業,隨后帶著稻香的谷子被快速裝進袋里,運往糧倉……
“國家對糧食產業實施穩定政策,收購價格基本保持在一百斤103至108元。雖然收購價格不是很高,但相對穩定,種糧還是有得賺。”當地一位農戶告訴記者,他常年包地種糧2000多畝,憑著“薄利多銷”經營理念,水稻產業仍給他掙了不少錢。
“穩打穩拿,每造水稻純收入至少有30萬元,這個生意值得做!”當地種糧大戶告訴記者,如今,國家對糧食產業十分重視,每年都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扶持種糧大戶,發展糧食產業,使該市糧食發展呈現勃勃生機。據統計,今年該市40萬畝早造水稻,預計總產量超16萬噸,比去年早造水稻總產量略有增多,可謂是一個豐收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