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湛江晚報報道,赤坎古商埠歷史文化街區以其深厚的文化沉淀和文化資源,正日漸成為創業創新人才集聚的“洼地”。日前老街創客相聚一堂,共商“古商埠文創發展”。
好的創意,是吸引海量客流的重要法寶。
近年來,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外觀、創意、趣味性、歷史價值和實用性,都有了更高的融合追求。于是,一些文創產品頻頻走紅“出圈”,甚至成為某些景點、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給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在昆明翠湖邊上,一邊觀賞漫天飛舞的紅嘴鷗,咬一口“講武雪糕”,喝一杯“將帥搖籃”咖啡,那是“文旅+文創”帶來的美妙體驗。
在湛江的赤坎老街,更有創意的“詩與遠方”也逐漸走進現實。日前湛江晚報就報道,有創客自創品牌“南方有雨”版畫,開發具有湛江元素的產品,包括儺舞面具系列的微型版畫、手機支架、掛牌、手制冰箱貼、飾品等,另有湛江建筑元素的插畫和手工立體卡;也有創客把湛江兩個地標——廣州灣商會和湛江海灣大橋做成了美味又消暑降溫的“老街文創冰淇淋”;還有創客將順德的香云紗、湛江的木偶、雷州的雷劇音樂三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巧妙結合起來,改良制作成了“香云紗木偶”……透過這些創意十足的文創產品,我們不難體會,追求創意的過程就是一段奇妙之旅,“與眾不同”的結果必將很甜。
當下的文旅行業如同服裝、家電市場,項目同質化嚴重,“長相”驚人一致。刷刷短視頻,那些被標簽“網紅店”的攤檔,往往只能“獨領風騷十數天”,那些吸引眼球的創意元素很快就會被模仿。因此,想抓住游客的眼球、讓人一見傾心,不僅不能走尋常路、搞大路貨,而且還必須深耕創意,不斷推陳出新。
深耕創意,首先就是要“接地氣”。比如近年很火的文創雪糕,它是游客打卡分享的“神器”,提供了旅游的增值體驗。而且雪糕本身就是一種受眾廣泛的食品,市場接受度較大。在很多景區,手持文創雪糕拍照打卡,已經成為不少人游玩時的“標配”。但這種文創雪糕在一地出圈,必須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赤坎老街的文創雪糕,就用了“廣州灣商會”這個地標,因此才能成為爆款。又比如手機支架、掛牌、手制冰箱貼等,其實都是普普通通的日用品,真正吸引人的是其獨一無二的辨識度。
當然,深耕創意的同時,文創產品始終應該回歸“產品”這個屬性,拼品質。還是文創雪糕,始于顏值,爆單并不難,難的是忠于品質、留住口碑。有買了其他景點文創雪糕的游客曾總結其三個特點,“貴,難吃,拍照好看。”因此,赤坎老街文創雪糕要持續“出圈”,除了在款式上持續更新之外,如何提升品質同樣需要關注。
“創意不練功,畢竟一場空。”期待湛江各網紅打卡點,都能向赤坎老街學習,學會用創意引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