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亮屏致敬軍人。 記者 張鋒鋒 攝
盛夏時節,萬物榮華。南海之濱,十里軍港美如畫。
(相關資料圖)
湛江這片紅色的熱土,無論是崢嶸歲月,還是和平年代,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在這里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時代變遷,變不了拳拳擁軍愛民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魚水深情。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湛江始終堅持創新雙擁思路,不斷豐富雙擁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手段,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出雙擁工作“湛江經驗”“湛江模式”“湛江品牌”,在港城大地上奏響了軍民同心、逐夢強軍的時代樂章。
同下“一盤棋”:
愛軍崇軍蔚然成風
今年6月7日,我市召開創建全國、省級雙擁模范城(縣)動員會暨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吹響了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的“集結號”。
自2000年以來,湛江已連續六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黨委政府強力主導、服務體系積極作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三駕馬車”的同頻共振,凝聚著全市軍民共同的奮斗和追求。
領導有力、組織有序是湛江雙擁工作長足發展的基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新時代強軍目標,聚焦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把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做到凡是軍事機關的意見建議,都優先考慮;凡是重要的國防教育活動,都主動參與;凡是建設重大的國防工程,都重點傾斜;凡是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都兼顧國防利益。
在今年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市四套班子領導組成11個市“八一”擁軍慰問團分別走訪慰問駐湛部隊。每到一處,慰問團都與官兵代表親切交談,拉家常、問冷暖,一句句細致體貼的關心問候,為炎炎夏日里的火熱軍營送去絲絲清涼。
市委、市政府堅持將雙擁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把雙擁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框架統一規劃、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統一實施、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統一衡量、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統一安排、納入重點事項范疇統一督辦,急部隊之所需、盡地方之所能,傾心全力為駐湛部隊解難題。
全市各級及時調整充實雙擁工作領導小組,依托市、縣、鎮、村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凝聚企事業單位、“兩新”組織、志愿者服務隊等社會力量,打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雙擁工作網絡。目前,全市愛國擁軍企業近500家,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183支,愛軍崇軍在港城蔚然成風。
近年來,軍地雙方不斷健全完善機制體制建設,通過黨委議軍會、市長軍營辦公會、軍地聯席會議、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黨管武裝工作述職、軍地合署辦公等,軍地雙方實現大事共商、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調聯動。其中,市長軍營辦公會作為全國首創的擁軍舉措,已堅持了20余年,先后研究解決了軍地聯防聯治、引接市政供水、隨軍家屬安置等重難點問題,贏得了駐湛部隊的高度肯定,被譽為創新之舉、務實之舉、強軍之舉。
為服務保障部隊和國防軍事需求,市委、市政府通過多方融資,投入2.19億元建設軍港大道,極大提升了駐軍通行能力和應急作戰能力,該工程被部隊官兵譽為“兵心工程”;投入7000多萬元建成湖光巖周邊供水工程,高效解決周邊部隊長期以來的“飲水難”“用水難”問題。
軍民“一條心”:
讓軍隊后盾更堅實
7月27日晚,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雙擁辦、市文廣旅體局共同舉辦的“送文藝進軍營”慰問演出走進武警湛江支隊。舞蹈《月之花語》、女聲獨唱《軍人本色》、魔術《夢幻仙境》、小品《情懷》等節目輪番上演,文藝演出隊以真摯的情感、精湛的表演,為部隊官兵獻上了一道道異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戰士們平時訓練再訓練、戰備再戰備,身心緊張,生活枯燥,有文化大餐送到一線部隊,對戰士們來說是精神食糧,也是最需要、最直觀的關懷和褒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說。
一直以來,“送文藝進軍營”活動是湛江市致力打造的文化擁軍品牌。每年春節、“八一”,市委宣傳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開展“送文藝進軍營”演出已成為“例牌”活動,每年至少20場次以上,每個節目都經過文藝工作者的精心創作、打磨,充分融合了部隊官兵喜聞樂見的軍旅文化、湛江非遺和民俗特色等,深受部隊官兵的歡迎和喜愛。
軍人,是部隊建設的支柱所在,也是地方經濟和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作為駐軍大市、安置大市、優撫大市,湛江歷來重視構建和諧軍地關系,通過加強軍地協作,推動軍民共建。
圍繞“讓部隊官兵不為后路擔心、不為后院分心、不為后代憂心”目標,全市各級緊貼新時代優撫政策,想方設法解決部隊官兵“三后問題”——率先在全省舉辦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全員適應性培訓班,創新性推行退役軍人“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不斷加大力度扶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讓“后路”更寬;采取計劃性安置、經濟補貼安置、創業扶持等政策措施為隨軍家屬就業安置保駕護航,讓“后院”更穩;出臺《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實施細則》,按照“一流學校、窗口學校和示范學校”標準共建湛江南海學校,讓“后代”更優。
今年1月16日,我市舉行“百企千店齊擁軍”活動暨首批成員單位授牌儀式,為首批185家店企頒發成員單位牌匾。這是我市落實雙擁工作的又一切實舉措,旨在推動建立“全領域、全行業、全方位”社會化擁軍矩陣。
截至目前,我市共吸納近400家涉及酒店、餐飲、旅游、商超、醫療、教育等領域的企業和商戶,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等提供低價折扣、就業扶持等服務,同時依托各轄區的商業特點和優勢,因地制宜創建擁軍示范街、擁軍示范商城、擁軍示范廣場,打造“一縣一區一品牌”,最大限度激發擁軍店企愛軍崇軍的熱情。
“八一”前夕,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深入10個縣(市、區),對烈士父母及其他烈士遺屬、榮立一等功退役軍人、戰時二等功退役軍人、“邊海防官兵家庭”、“最美軍嫂”、困難退役軍人代表等開展走訪慰問,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臺風“泰利”過后,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清理倒伏路樹。
凝聚“一股勁”:
奮進新征程動力更足
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哪里有災情,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臺風襲來時,洪水肆虐時,疫情突發時……子弟兵向險而行,與人民群眾并肩戰斗、眾志成城,奪取了一次又一次勝利,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7月17日晚,今年第4號臺風“泰利”登陸湛江,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臺風過境,樹木傾倒、光纜脫落、雜物堆積、路面受阻……
災情就是命令。駐湛部隊官兵聞訊緊急出動,第一時間投入救援搶險中,修剪和清理傾倒的樹木、清理路面垃圾、清障排澇、消除隱患……人民子弟兵向險逆行的平凡身影,帶給港城人民最多的感動。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熱心群眾紛紛為官兵們送來手套、飲用水等物資,主動靠前幫助清理路障,共譜軍民魚水深情。
“人民”二字重千鈞。一心為民的情懷,深深烙印在人民子弟兵的基因里。自2010年以來,南部戰區海軍先后投入2140余萬元支持我市扶貧工作,為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重要力量。
在廉江市塘蓬鎮六環村,新建的文化活動廣場、明亮的太陽能路燈、郁郁蔥蔥的黃花風鈴木,無不見證著一段“軍愛民,民擁軍”的佳話。
這里曾經是“省級重點貧困村”。2016年5月,南部戰區海軍黨委積極響應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號召,聞令而動、調兵遣將,奔向精準扶貧主戰場——六環村,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攻堅目標,一次次發起沖鋒,持續助力六環村脫真貧、真脫貧。
目前,南部戰區海軍仍積極參與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2年,六環村小學被列入全國“八一愛民學校”援建項目,成為湛江軍民共建共育的生動典范。
碧海藍天是湛江的生態底色。每年寒冬,成千上萬只南遷的紅嘴鷗“遠道而來”,把軍港當作理想棲息地,與水兵朝夕相處,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成為十里軍港構建生態綠色家園的閃亮名片。
官兵無不為此驕傲自豪,在軍港沿岸制作環保愛鳥宣傳燈箱、為紅嘴鷗搭建自制“鳥窩”、植綠護綠美化十里軍港長廊……大家用實際行動守住每一寸自然資源,為構建生態文明軍港貢獻一份力量。
駐守一方、穩定一方、造福一方。駐湛部隊始終情系湛江發展,凡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都全力支持、鼎力相助,不遺余力支持湛江港40萬噸級航道、湛江吳川機場等重點項目建設,促成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基地落戶湛江,為湛江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注入了強勁動力。
現場教學。
共建“一座城”:
國防教育氛圍更濃厚
湛江這座濱海城市,不僅“海味”濃,“軍味”更是十足。
寸金橋國防教育主題公園、湛江軍事文化博覽園、麻斜炮臺國防教育主題公園、“人民海軍成長史”主題彩繪墻……隨處可見的雙擁宣傳教育、國防教育,早已融入群眾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厚植愛國情懷。
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南部戰區海軍軍史館和市中小學德育基地作用,組織開展中學生國防教育夏令營和香港青少年國防體驗營,不斷推動全市青少年國防教育工作創新發展,全市7所學校被教育部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認定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還有一批學校成功創建國家、省全民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堅持舉辦“全民國防教育周”和“湛江國防教育講堂”活動,目前,湛江市國防教育主題宣講比賽正在火熱進行。
與此同時,駐湛各部隊大力支持地方建設,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在出色完成使命任務的同時,積極開展國防教育和擁政愛民教育。
“祝人民海軍生日快樂,愿你們每一次前行都能劈波斬浪,英勇前行!”今年海軍節期間,參加了軍營開放日活動的廣東海洋大學學生余夢在朋友圈中分享心中的激動。
為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4周年,南部戰區海軍部隊、海軍陸戰隊某旅在湛江舉行軍營開放日活動。數千名市民登上威武的主戰艦艇、踏入熱血的訓練場、走進整潔的戰士營房,聽海軍軍史、看武器裝備、觀實戰訓練、學軍事技能,零距離接受體驗式國防教育,近距離感受人民海軍忠誠擔當、能戰善戰、向海圖強的精神和魅力,進一步增強國防意識,提升國防素養。
圍繞八一建軍節、海軍節主題,我市開展城市戶外燈光主題展示,各鎮街、機關、學校等同步亮屏致敬,宣傳展示新時代人民軍隊的新風貌和新成就,表達湛江人民對祖國強大的深深自豪、對軍人無畏的由衷欽佩,持續擦亮“全國雙擁模范城”品牌。
城艦共建,艦城共榮。湛江艦作為湛江獨特的“城市名片”,也是這座城市獨特的“全民國防教育基地”。湛江市與海軍湛江艦始終保持著血脈相連、精神交融的深厚情誼,雙方共同建立起重大節日走訪、重大任務慰問等常態化交流機制,深入開展文化擁軍、智力擁軍、國防教育、愛民助民等多樣化共建活動。
2020年8月,第一代“湛江艦”正式退役,新“湛江艦”繼續傳承英雄艦名。今年5月,新湛江艦首次代表中國海軍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海軍的實力與自信,湛江這座城市也隨之美名遠揚,人民群眾的國防意識和愛國擁軍情懷進一步增強。
“向海軍叔叔學習致敬,你們辛苦了!”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駐湛部隊官兵代表赴駐地小學開展慶“六一”共建活動;學生們走進軍營基地,零距離感受軍營文化,體驗軍營魅力。在歡聲笑語中,在參觀學習中,“浪花白”與“紅領巾”熱情互動,把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的種子播撒進校園,在祖國大陸最南端繪就了一幅生動的“雙擁”畫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