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一個關于“廣東人對白切雞的執著”的話題受到網友熱議,“湛江雞”也因此意外“走紅”,備受吃貨們的青睞。
8月2日,一個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吃雞”故事。“每當有人懷疑廣東人對白切雞的執著,我都會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在今年7月19日,當時這名網友因為特別想吃家附近小店的白切雞,于是叫了個美團跑腿。當“跑腿小哥”聽到需求后,竟說“這家店里的雞不是最好的”,“語氣中透露著那種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無奈”。其后,他更自告奮勇去到一家“號稱最好吃白切雞的店”,但最終這家店“因為進貨失誤,當天的雞也完全不符合他的要求”。“跑腿小哥”寧愿讓該網友取消訂單、自己白跑,也不愿意送單,留下了一句“寧愿自己不賺錢也要讓每個來廣東的外地人吃上好吃的白切雞”。
這個最終沒吃成白切雞的“吃雞”故事,收獲了3.4萬個贊、2000多條評論。有網友吐槽相同的遭遇,“在市區找不到閹雞和走地雞,好的雞做出來肉質和口感真的不一樣”;也有網友隔著屏幕流口水,“有沒有可以網購的白切雞,作為一個從沒去過廣東的北方人,我好想吃”;還有網友直接出尋味攻略,“喜歡白切雞的,請專程去趟湛江,不用老饕細品,是平凡的舌頭都能吃出來差距”……
“無雞不成宴”,“雞”乃國人餐桌上的“常客”,許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的“偏愛”。但從這個“吃雞”故事里,我們又可以發現,雖說如白切雞般常見,但真正能算得上好吃的白切雞卻不多見。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中關鍵——“雞要有雞味”。
雞有雞味,恰是湛江雞進一步打響知名度、提升美譽度的優勢所在。
湛江雞素有“名震雷州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的美譽。湛江的土地屬于雷瓊火山爆發后形成的土壤,富含微量元素,湛江雞覓食過程中連帶吃進一些沙粒、碎石,助消化之外還補充了許多微量元素,肉質甘香鮮口。有湛江媒體曾介紹,“一只‘出色’的湛江雞,是向往奔放自由的,才能走上‘有雞味’之路。”高標散養,令湛江雞有充足的活動量和優越的養殖環境,肉質也因此變得更加緊實而有雞味。
近年,瞄準“雞有雞味”,廉江、吳川、徐聞等地紛紛發力湛江雞產業,如今已成為“百千萬工程”的新亮點。2022年,廉江成功申報了湛江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今年6月21日,廉江召開湛江雞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再一次明確到2026年底湛江雞年出欄9000萬羽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100億元的目標任務。目前,廉江與華南農業大學開展政產學研深度合作,成立廉江市湛江雞產業研究中心,合作研發培育湛江雞新品種。徐聞則著重利用樹林“天然氧吧”的優勢,發展林下生態養殖土雞產業,下橋鎮那利村(土雞)是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年出欄優質土雞18至20萬只。還有吳川,發力智能化、智慧化養雞,樟鋪鎮三浪村是粵西種禽養殖孵化基地,現有現代化全自動電腦控化機400多臺,育雛、育成、產蛋雞籠68萬套。從這一個個生動的縮影里,我們能清晰看到湛江雞產業的廣闊前景。
不斷擦亮“湛江雞”品牌,需要相關各方共同努力,持續提升產業創新力、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文旅融合力,繼續圍繞“湛江雞真正有雞味”做文章,為湛江雞科學“提味”,吸引更多游客到湛江“尋味”、網購下單體驗正宗“雞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