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決執行、鄉村振興資金、青苗賠償、侵權賠償……自今年開展“平安夜訪”活動以來,遂溪縣人民檢察院積極回應群眾反映的各方面問題,打通了為群眾提供暖心優質便捷檢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擦亮新時代檢察品牌,用“小窗口”保障“大民生”。
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
(資料圖片)
7月24日,遂溪縣人民檢察院收到界炮鎮某村民的來信來訪,反映家里老房子年久失修,其拆除原地重建。因未能在房屋之間的道路讓出其大哥所要求的4米寬度距離,大哥一家心生不滿,拉磚塊堵在他家,阻撓正常施工。
收到該信訪件后,遂溪檢察院對該信訪件進行了初步分析研判,該信訪件屬于村里兩兄弟之間因宅基地引起的糾紛,宜盡快調解。
檢察干警到矛盾糾紛所在地村委會了解情況,并實地走訪爭議房屋的現場——弟弟樓房主體已完工,圍墻范圍雙方互不相讓,現場磚塊堆積,目前處于停工狀態。與村民等人訪談得知,該地塊屬于幾兄弟之間共有,兄弟因建房鬧起了糾紛。
檢察干警從兄弟情分、和諧鄰里關系建設、子孫后代和平相處、國家宅基地相關政策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勸導,最后對方答應配合村委會進一步協商解決。現場調解后,檢察干警還與當地鎮政府聯系,將該情況向綜合治理辦公室通報,督促其指導村委會組織雙方做好調解工作,努力化解村民心結。
為推動“平安夜訪”工作走深走實,遂溪縣人民檢察院還深化運行12309檢察服務工作站工作機制,檢察官結合日常辦案到工作站圍繞民生熱點和社會焦點,察民情、紓民困、聽民意;以多種形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方式不斷創新,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解決群眾反映事項,并利用登記表收集記錄群眾反映事項,對屬于受理范圍內的申訴事項,做到“件件有回復”,完善線索受理、分流辦理制度,切實做到七日內程序性回復,做好后續跟蹤、反饋,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打通檢察為民“最后一公里”
長期以來,遂溪縣人民檢察院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將“平安夜訪”工作與實施掛點制度、接訪制度和合力推進制度等“三項制度”結合起來,開展公益保護、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及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全面發展專項行動。
對涉及多部門的社會治理難題,該院借助合力推進制度整合多方力量予以解決,著力提升接訪活動的便民利民性,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受理群眾訴求,在群眾家門口開展接訪,做實做細做優檢察工作,并依托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鎮(街)綜治中心聯動機制,打造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檢察院。該檢察院在黃略鎮10個村委會設立了“民生檢察驛站”,將“檢力”下沉、“窗口”前移,讓優質檢察服務真正走入群眾的日常生活,推動實現“把矛盾化解在當地、解決在基層”,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檢察保障。
該院還結合食品藥品安全、養老詐騙、婦女權益保護等時事熱點,以群眾身邊事,講好法律故事,普及法律常識,將“檢察官法治講壇”系列活動融入“平安夜訪”工作中,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檢察官在夜訪中以入戶普法、活動普法、會議普法等方式開展檢察普法活動,在提升群眾法律素養和法治觀念的同時,播下“學法、懂法、用法”的種子。
今年以來,遂溪縣人民檢察院認真落實“平安夜訪”工作的部署要求,積極回應群眾反映的土地糾紛、生活困難、生效判決執行、鄉村振興資金、青苗賠償、侵權賠償等方面問題,引導群眾依法維護權益,打通了為群眾提供暖心優質便捷檢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