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看到超市里粽子熱銷。 記者 張鋒鋒 攝
今天是端午節,粽子非常受歡迎。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赤坎昌大昌、沃爾瑪等商超發現,“端午消費”熱,今年粽子市場也出現了三個新變化,即口味上出“粽”,價格上親民,包裝上主打“國風”。
【資料圖】
市場細分味道創新
滿足不同消費群體
日前,記者進入昌大昌超市門口,創新的“粽子專區”搶占C位。醒目的龍頭、碧綠的粽葉造型……一艘讓人一見“粽”情的粽子大龍舟映入眼簾。一邊是各種各樣的禮盒粽子,另一邊的冰柜里則是各種口味、各種品牌的散裝粽子,引來不少顧客駐足選購。旁邊的攤位也擺放粽葉、糯米、鴨蛋等原料以及香囊、五彩繩等應節禮品。
記者了解到,除了傳統口味外,各大品牌也推出創意口味的粽子,讓人禁不住想嘗嘗。
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出售的粽子除了有湛江本土品牌如阿婆、金鉤金華等,也有來自外地百年老店的陶陶居、廣州酒家、五芳齋等老廣“裹蒸粽”,當然也少不了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
為了盡可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廠家大膽創新,有以養生為主而推出的植物肉粽,如板栗、小米、八寶粥類的五谷雜糧肉粽、秭歸臍橙粽;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時尚粽子,如豆沙、紫薯、綠茶與糯米融合的水晶粽、星巴克的星冰粽等。除了傳統口味的蛋黃蛤蔞、小米叉燒、豆沙蜜棗、堿水粽等,還有椰子、荔枝、金桔等多種果肉餡口味,甚至夾雜著地道的海鮮味,如鮮蝦、鮑魚等風味。
“中老年市民偏愛傳統肉粽,年輕人更偏愛水果粽、水晶粽等新式口味。為了滿足顧客口味多樣化需求,超市也提前準備了多款粽子,歡迎大家選購。”印象匯廣場沃爾瑪超市售貨員張小姐介紹。
包裝“瘦身” 節前銷量持續上升
為了吸引顧客,各大商超都在“放大招”:現場試吃、折扣促銷、線上線下同步滿減以及包粽子比賽。
據介紹,鷹展昌大昌超市在端午節推出現場包粽大賽,每組5人進行比賽,包多少拿多少,“這吸引很多市民來預約報名。有的參賽者是一家老小齊上陣,非常有節日氣氛!”陳先生笑答道。
從價格上看,今年端午粽子的售價大致與去年持平。散裝粽子,每個售價8元至10多元不等,價格主打“親民”路線。“現在無論是散裝粽子,還是禮盒裝,價格更接地氣。”超市售貨員馬先生介紹說,如今老百姓消費更理性了,多數喜歡選擇散裝或是自己包粽子。
正在冰柜選購粽子的張大媽說:“今天過來買幾個粽子應節,現在粽子外包裝變簡單了,價錢上也實惠許多。”
“今年粽子團購銷量比去年有所提高。過來買散粽的顧客也多,禮盒粽一般在節前兩三天銷量較多。” 超市工作人員陳先生邊熱情地為市民推薦粽子,邊微笑回應記者。當前各品牌的粽子正進入熱賣期,銷售量較上年都有明顯增加。
今年的粽子不僅在品質上下功夫,也在“顏值”上求突破,融入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讓傳統食品煥發新生機。在禮盒包裝上,主打背景為靜謐的山川水鄉,配以動感十足的賽龍舟畫面,回歸傳統風格的設計方式,國風“文化粽”火出圈。另外,凸顯家鄉風味的“阿婆粽”也是使用了賽龍舟的背景,但更側重的是講好“兒時味道”的故事,關注本土消費者。
記者手記:
粽子包裝“瘦身”
節日氛圍“拉滿”
去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出包裝“瘦身令”——《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規定粽子不應與超過其價格的其他產品混裝,對粽子的包裝層數、材料都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直以來,很多人存在消費誤區,認為送禮的物品要貴重才有檔次,導致部分商家挖空心思迎合這種觀念,追求繁復精美的包裝。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本就有“禮輕情意重”的美好寓意。那些被豪華包裝得動輒數百上千元的粽子禮盒,加重了人情負擔。
包裝“瘦身”,讓節日禮品回歸本意。今年多數商家都按照規定包裝粽子。端午粽子褪去奢華包裝,輕“面子”重“里子”,包裝設計簡約適度,更受消費者認可。記者現場看到,消費者家庭日常購買多是現制、袋裝和網兜裝的簡裝粽子,這種簡裝粽子因價格實惠親民受青睞。
褪去浮夸包裝的美食,讓“粽情經濟”真摯暖人心。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原始意義是避邪驅疫,后延伸至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成了端午節的主題之一。端午節吃粽子,是人們傳承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的的一種方式。粽子作為中國傳統食品,就是一種文化符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