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30日,“誠信之星”頒獎儀式在湛江銀灣國際大酒店舉行,省委宣傳部宣教處主要負責人為2022年“誠信之星”豆碧珍頒發榮譽證書和獎杯。(8月31日《湛江日報》)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自古以來,經商者就講究誠信為本,崇尚“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踐行“生財有大道,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眾多老字號企業之所以能夠從小變大,并在歷經百年風雨后依然屹立不衰,其關鍵密鑰就是“誠信”二字。今年,淄博燒烤風靡全國,當地政府快速行動,對市場經營主體出具誠信經營告誡書,禁止隨意漲價、杜絕“缺斤少兩”。當地商家也自覺恪守誠信,有打假網紅自帶電子秤到當地市場購買了10家店鋪的商品,不僅無一缺斤短兩,有的甚至“多給了”,讓我們看到了以信用立市(場)的重要性。
8月31日湛江日報就推出了誠信企業的相關報道:一篇介紹的是豆碧珍,她30多年來扎根海島,堅持誠信經營,獲評全國“誠信之星”;另一篇介紹的是李泉,講述他用誠信打造陽光公司良心工廠的故事。
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秩序的運行基礎;就城市而言,誠信是良好的文旅形象。培養更多誠信企業,營造向“誠信之星”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正是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而要培養誠信企業,則需要通過相關法規制度,在完善個人信用體系的同時,逐步建立健全企業家個人信用記錄和誠信檔案,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等機制。但更多時候,更需要企業與行業加強自我約束,把誠信作為一種文化去堅持與傳承。
對于企業而言,講誠信應在目前基礎上再向兩個方向做延伸。
其一,是往“線上”做延伸。如今網絡購物已然走進千家萬戶,通過線上的平臺打造購物的天堂,讓每一位消費者在足不出戶的前提下,盡享指尖上的購物樂趣。但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即便是線上平臺、直播帶貨,仍要做到誠信守法經營。尤其不要在產品短視頻推廣上盲目“開濾鏡”,導致消費者買了覺得“貨不對板”“上當受騙”。
其二,是往“內部”做延伸。一方面,要發揚企業家精神,管理者從自身做起講誠信。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更應明白,講誠信不僅是對外對客戶,更應對內對員工。企業人格的基本要素是誠信,經常許諾而不兌現,員工失去的是利益,而企業失去的則是人心。真心對待每位員工,誠之始也。連對待自己的員工都不講誠信了,還有客戶能相信這家企業嗎?
欲做強企,先樹信譽。企業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信譽,好好向“誠信之星”學習,堅持誠信為本的信念,守護事業長青的根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