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浦江創新論壇于9月7日至9月10日在上海舉辦。記者 鄭瑩瑩 攝
“在荷蘭,我們的交通工具還主要靠汽油驅動,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多向中國學習。”她說。
由中國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浦江創新論壇于9月7日至9月10日在上海舉辦。今年論壇以“共享創新、共塑未來:構建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為主題。
對中國印象深刻的不僅是荷蘭代表。韓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申慶浩告訴中新網記者,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很有優勢,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中國多個城市(試點)上路,這在其他國家很難見到。他盛贊中國政府在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方面的魄力。
在全球科創合作方面,世界需要中國經驗,中國也需要融入全球大潮。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管委會委員陳寧在“2024浦江創新論壇之中荷綠色化學與循環塑料研討會”上表示,該中心正在積極推動國際高水平科技創新合作,“我們堅信技術創新要融入國際科技創新體系以及全球化產業創新體系。”
比如,在中荷合作方面,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與荷蘭知名企業飛利浦的相關子公司在2022年簽署了“全球創新伙伴”合作備忘錄,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
除了綠色化、全球化,公平也是今年論壇的關鍵詞之一。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鄭志杰在“2024浦江創新論壇之全球健康與發展論壇”上表示,在全球,(醫療)檢測技術和產品面臨公平獲取和普及的難題,在很多中低收入國家,臨床醫生甚至無法獲得最基本的診斷工具或實驗室檢測設備。
他指出,促進診斷公平是實現健康公平的重要一環,而中國是這一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比如,中國已經具備運用AI(人工智能)輔助閱讀胸部X光片、進行結核病篩查的能力。
“中國的創新者們不僅服務本國,同時還在積極為全球診斷公平作貢獻。”他說。(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