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醫療保障是維護群眾健康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為打通鄉村醫保服務“最后一公里”,近年來,宜賓市敘州區積極推動村衛生室醫保定點應納盡納,村衛生室醫保費用直接結算,為廣大群眾在家門口提供方便快捷的醫保報銷。
群眾通過刷臉進行醫保結算支付。李媛媛 攝
“請面向屏幕,請確認是否為您本人,憑證獲取成功……”雙龍鎮捧印村一村衛生室是敘州區460家納入醫保定點管理的村衛生室之一。自納入醫保定點管理以來,群眾常見病的診治費用在衛生室就可直接結算。近日,在雙龍鎮捧印村一村衛生室看到,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村民通過掃臉就完成了醫保結算支付,方便又快捷。
長沙社區村二村衛生室是2023年敘州區“中醫閣”打造點。李媛媛 攝
“以前報醫保我們都要到鎮上去,坐車都要10多塊錢的車費。”雙龍鎮村民彭永秀表示,現在到村衛生室就能報醫保,不用帶卡,只用刷臉就行,非常方便。
“我們人臉識別進行醫保報銷結算的功能是在2024年7月中旬開通的,為群眾節省了很多金錢和時間,不用帶社???、戶口簿,就可以直接結賬。”雙龍鎮捧印村一村衛生室負責人楊穎介紹道。
據了解,捧印村一村衛生室處于周邊村中心位置,肩負著周邊村民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任務,輻射周邊8個村20000余名村民。開通醫保“刷臉”支付功能后,參保村民來此就醫買藥只需“露個臉”,簡單高效、省時便捷。
“截至2024年9月底,我們衛生室里報銷人次共有8000余人次,醫療保險報銷結算的費用達到10萬元左右。”楊穎說道。
柏溪街道長沙社區村二村衛生室同樣被納入醫保定點管理,該衛生室作為2023年敘州區“中醫閣”打造點,除了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外,還常規開展了針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等中醫藥技術服務,給群眾就醫帶來了極大便利。
“以前農村還不能報銷醫保的時候,我們都要到柏溪城區去看病,走路要一個多小時,坐車要半個小時左右。”長沙社區村村民周江龍表示,過去都要用醫療證或者醫???,現在可以直接用電子醫保憑證,“我們覺得也非常滿意,現在很方便了。”
作為最基層的醫療機構,村級醫療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門”。將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服務,能夠有效幫助群眾理解醫保政策,協助群眾用好醫保待遇。截至目前,敘州區共設置村衛生室571家,其中已納入醫保定點管理的村衛生室共460家,納入占比達80.5%,2023年全區村衛生室醫保基金結算2465萬余元。
“村衛生室作為最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是群眾看病就醫的第一站,也是實現醫療保障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敘州區醫療保障事務中心副主任韓洪表示,敘州區將全面發揮醫保基金導向作用,進一步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引導患者在基層就近就醫,按照“創造條件、優化流程,加強調度、應納盡納”的原則,加快將更多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管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根本利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