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湖北省博物館開啟夜游,元宵奇妙夜精彩上演(無人機圖片)。張暢攝
夜幕下的博物館北廣場流光溢彩,四組文物立柱顯示屏與彩燈長廊交相輝映。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借助數字技術煥發新生。漆龍蛇豆蜿蜒游動,鱗片光影流轉如星河;浮雕鳥紋雙蛇蓋漆木匜式杯上雙蛇盤旋,AI互動中“吐露”楚地禮樂文化;彩漆木雕小座屏化身動態畫卷;虎座鳥架鼓、越王勾踐劍等文物IP以國漫風格躍然屏上,游客通過AR合影實現“古今對話”。
南、北廣場上,“金獅”翻騰跳躍,現場掌聲、喝彩聲、歡笑聲經久不息;環形廣場東西兩側,非遺市集還原煙火人間,人頭攢動,老河口木版年畫拓印吉祥紋樣,恩施玉露茶香氤氳,大冶刺繡飛針走線,武漢面塑藝人塑就Q版“越王勾踐劍”。此外,游客還能現場品嘗孝感麻糖、黃石港餅、龍須酥等傳統小吃。
“博物館里過大年”漸成新風尚。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湖北省博物館游客屢創新高,日均約3萬人。據預約數據顯示,正月十五、十六兩天,該館已吸引超6萬人次參與。
湖北省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張曉云表示,該館在春節前推出“巧奪天工——湖北工藝美術精品展”首個非遺類基本陳列,元宵節策劃舉辦形式更加活潑多樣的非遺主題展演,探索“文物活態化、非遺場景化、節慶IP化”路徑,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看得見、摸得著、帶得走”。
此次活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群眾藝術館聯合承辦。(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