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致勝的法寶是什么
投資的全過程
如果只考慮投資買賣的過程,那么投資只需要“選股——估值——買入——賣出”這四個步驟就完全可以實現,那么貫穿所有步驟的東西是什么?或者說投資的依據是什么?我們來比較一下價值投資者和趨勢或技術投資者的主要不同:
首先選股是要有目標和標準的,這個目標只有兩個:價值或價格,要么是價值指標,要么是技術指標,或者是兩者的綜合,好像還有第三種就是基于消息的,其它一概不管,這個只要考慮給他消息的這個人是基于技術層面的還是價值層面的消息就可以了,所以最終還是這兩個。
其次是估值階段,這是價值投資必有的過程,而趨勢投資者雖然沒有價值評估這一必要,但要預判趨勢的方向、大小、長短等等,這也算一種估值吧。
再到買入時機的問題,價值投資者是根據價格與價值的偏差來進行買入,所謂的四毛買一塊,而趨勢投資者則是現在價格與最終趨勢的偏差,如果最終趨勢會到一塊,現在只有四毛,那么也會買入,其原理是一樣的。
賣出,跟買入一樣,當價值或趨勢實現了便可賣出。
持有等于買入嗎
先看一個價值投資者的例子,按照價值投資的理念,一個股票價值為一元,那么買入的條件是等到價格跌到四毛的時候,也就是四毛以下都可以買入,而賣出的條件則是要等到價格達到價值附近,也就是九毛或一元的時候,便可以賣出,在這之前都是持有時間,這個就是價值投資的理論投資過程。
持有等于買入的條件
在以上事例當中,持有等于買入是在四毛錢以下的時候,如果你的四毛買的,股價最終跌到了三毛,那么這個時候的買入與持有是一回事,你的持有和買入還在同一個階段,也就是持有是之前的買入和現在是之后的買入,都是建倉的環節,好比播種的季節一樣。所以持有等于買入是有條件的:在你的買入條件下的持有!不能想當然地等同。
價值實現需要時間
為什么買入之后不會立馬賣出,因為價值實現是需要時間的,農民種地都知道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一顆種子不是隨便什么時候都可以下播的,一定要等到合適的季節和天氣,也不是播下去之后什么事都不用管的,還要施肥、除草、殺蟲、澆水等等。
種子不可能立馬結果,小豬不可能一天就長大,價值實現也是需要時間的。
要知道,
買入之后你的持有成本可以忘掉,因為市場先生才不會在乎你的成本,而買入持有賣出都與價值有關,只是價格與價值偏差的不同階段而已,只是因為價值難以判斷才會出現同一價格有買有賣的情況。
價值與價格的關系
在價值投資者看來,價值決定價格,而在趨勢投資者看來,價格說明一切,就像武林高手有人強調內功,有人注重架式,誰好誰壞我們暫且不予以評論,但最后的依據我們還是找出來了,就是價值與趨勢的差別。
而貫穿這四個步驟的只有一個東西——價值或趨勢!
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趨勢投資,投資致勝的法寶都只有一個——對價值或趨勢的把握能力!
不管是股票、基金、債券、期貨、外匯、黃金、原油還是其他品種,你能對價值或趨勢的把握得越準確那么你的投資能力就會越強大!
那么趨勢是由什么決定的?是由過去和現在的價格嗎?這是有明顯的弊端的,就好比你追風找風,最后來無影去無蹤,而決定趨勢的基石還是價值,這是本質的東西!
買入與賣出的區別
如果說持有等于買入,那持有也會等于賣出,因為持有到最后的賣出階段只是一個賣出鍵而已,那么最終買入等于賣出,這不是很荒唐嗎?
首先來看賣出的條件,是壞了、貴了、有更好的了,買入相對賣出來說就是好了、便宜了、沒有更好的了,這是兩個完全相對的操作,雖然在同一時間同一價格,要出現買賣雙方才能夠實現,但理論上對于買者或者賣者來說: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同一價格即買又賣,否則被認為是瘋了。因為正常情況下,你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買票之后上車,然后立馬又下車,這種只會出現在緊急情況下,為此你要損失掉你的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