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酒是哪里產的?
水井坊酒,四川省成都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水井坊酒”是中國大曲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1998年8月,中國考古學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錦江河畔發現了大型古代酒坊遺址———“水井坊”,上起元末明初,歷經明清,下至當今,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續五、六百年從未間斷生產,“是我國發現的古代釀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實例”,有力地佐證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之”的觀點。此考古發現被考古界、史學界、白酒界專家認定為“中國最古老的酒坊”、“中國濃香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中國白酒行業的‘秦始皇兵馬俑’”、“中國白酒第一坊”。由于填補了中國酒坊遺址專題考古的空白,被國家文物局授予“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3]2001年12月0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水井坊酒”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
水井坊酒有哪些特色?
在連續使用至今的水井坊窖池中,科研人員分離出大量的賦予水井坊極品香型的特有菌種,被稱為水井坊一號菌。利用現代微生物技術,通過研究古法發酵釀酒的秘笈,激活繁殖古糟菌群,生產出中國高檔經典白酒——“水井坊”。
水井坊酒酒體晶瑩剔透,窖香濃郁,陳香優雅,幽香綿綿,醇厚協調,綿甜凈爽,回味悠長,余香不斷。 [3]
工藝特色
水井街酒坊古法釀造的主要步驟大致可分為:起窖拌料、上甑蒸餾、量質摘酒、攤晾下曲、入窖發酵、勾兌儲存等工藝流程。
上甑蒸餾、量質摘酒
原料拌勻以后,由釀酒師把酒糟均勻的鋪撒在已經沸騰的甑桶里,進行緩火蒸餾、分段量質摘酒。
600余年前水井街酒坊的傳統蒸餾工藝是采用“天鍋”來完成。這其中包括了蒸餾、摘酒、觀火等環節,摘酒時,要根據對酒質的特殊口感,邊接酒邊品嘗。按分段的形式摘取各等級的酒。
攤晾下曲、入窖發酵
經過蒸餾的酒糟,需轉移至晾堂進行攤晾。攤晾的目的是使出甑的酒糟迅速冷至適合釀酒微生物發酵的入窖溫度。與此同時,水井坊釀酒師將根據不同季節溫度靈活掌握下曲的溫度,完成下曲后,再將酒糟轉移入窖,以泥土進行封存再次發酵。
勾調儲存
因循古法,歷代釀酒師一步步精工細作,按照傳承一脈的技藝和配方進行勾調,再分級陶壇貯存。
歷經上述嚴苛的制酒流程與工藝,水井坊酒還需要經過多次的過濾去雜,方能進入最終的現代化灌裝線。水井坊一直致力于為消費者呈現更高品質與更加安全的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