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如何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生產者方保護消費者權益從哪做起?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是一切經濟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有了消費才會有市場,有了市場才能去組織生產,才會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消費者是生產者的“衣食父母”,沒有消費者的“貨幣投票”,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就失去意義,企業和職工的利益也就不復存在。從這個角度看,消費者與生產者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
生產者也是消費者的一部分,生產者不是生活在另一個孤立的世界里,制造家用電器的也希望在市場上能購買到稱心如意的鞋帽,制造鞋帽的到飯店里用餐,也盼望受到熱情周到的接待。
生產者如何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呢?
1、調整結構,開發新產品,充分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消費方式是經常發生變化的,企業要時刻面向市場。消費群體的需求,構成了市場的需求;適應市場需求,就是要不斷向市場推出消費者滿意的產品。不是產品沒有市場,而是市場上缺乏適銷對路的產品。沒有疲軟的消費,只有疲軟的商品。中國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有效供給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地去開發。市場上出現的供過于求,是相對于產品的現行價格、品種而言的。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調整結構,開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在消費方式方面的變化滿足消費水平提高后的需求甚至是潛在的消費需求,這樣就可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從消費人群、消費空間來說,我們不能只看到城鎮居民的需求,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轉向占我國人口72%的農民消費者,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開拓農村市場。開拓農村市場,不能只是把適合城市消費者的產品送到農村去,要注意適應農村居民生活環境和需求結構的變化,使產品設計和功能定位符合農民的需要和購買力水平,并切實加強農村營銷和售后服務工作。
2、保護消費者權益,最主要的是提高產品質量,做好售后服務。
產品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影響消費者的正常使用,是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主要問題。廣大企業對來自消費者和用戶的投訴、監督部門的執法監督以及來自市場反饋的信息要非常重視,認真分析這些信息反映出來的具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售后服務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消費者對產品滿意的程度和企業的信譽。許多企業建立起完善、靈敏的信息反饋系統,充實計算機用戶檔案管理和維修網點,配備車輛、通訊手段和維修設備等硬件,加強維修網點規章制度等軟件方面管理,使許多消費品維修難的問題得到緩解。
滿足消費需求企業經營管理念的變化
發展階段產品質量與用戶需求的關系經營觀念
以生產為中心產品發展<消費需求企業主導,生產什么就賣什么
以產品為中心產品質量=消費需求保證質量符合標準,加強推銷
以用戶為中心產品質量>消費需求用戶至上,讓消費者滿意
3、引導消費者購買使用名優產品,減少消費者權益受到的損害。
假冒偽劣產品和無廠名、無地址、無商標品牌的“三無”產品成本低、質量差,但由于銷售價格一般比較低等原因,往往誤導一些消費者,而這些產品往往存在著影響消費者健康和安全的隱患。要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廣泛深入地向廣大消費者宣傳名牌產品、優質產品,宣傳我國的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引導消費者購買品牌知名度高、售后服務有保障的名優產品,購買通過認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和質量可靠的產品,抵制假冒偽劣產品。對發現假冒偽劣產品,要及時調查取證,向有關執法部門反映,采取防范措施。對于假冒嚴重的產品,企業要設立打假隊伍,協同執法部門深入打假。
4、時刻想到自己也是消費者,下道工序就是“用戶”。
生產者要牢記,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重點是提高質量,同時也是保護自身的利益。要在職工中持久地加強質量意識教育,嚴格內部質量管理,使每一個職工都理解為什么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為什么要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的需要,從自己做起,做好本職工作。每一道工序都要嚴格質量控制,做到下道工序滿意。經過層層嚴把質量關,出廠產品要百分之百合格,最終做到消費者滿意。要把消費者滿意和滿意程度作為企業產品質量的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