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我國營造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三北防護林的生態作用,幾乎人人皆知。由于三北防護林防風固沙的作用,長期肆虐北方的沙塵暴近些年明顯減少,更重要的是有效減緩了北方沙漠化的危機。
三北防護林工程,根據我國國情,采取民辦國助形式,實行群眾投工,多方集資,自力更生,國家扶持為輔的建設方針,走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防護林建設之路。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造林中重視依靠科學技術。我國在“流動沙地飛機播種造林”、“旱作林業豐產”、“窄林帶、小網格式農田防護林網”、“寬林網、大網格式的草牧場防護林網”和“干旱地帶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難題的研究及其有關新技術大面積推廣,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到1995年,完成人工造林18.15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5.05%提高到8.28%,12%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4萬多平方公里“不毛之地”變成森海。三北地區有1/3的縣農業生態環境開始走向良性循環。
三北防護林的樹種有哪些?
1、沙柳。沙柳是灌木或小喬木。樹皮幼嫩時多為紫紅色,有時綠色,老時多為灰白色。葉互生,條形或條形倒披針狀,邊緣外卷。花期3月,果期5月。分布于內蒙古、河北、陜西、山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沙柳是沙漠植物,耐一定鹽堿,根系發達,萌芽力強,是固沙造林樹種,是三北防護林的首選之一。
2、梭梭。梭梭是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木材堅而脆。葉鱗片狀,寬三角形,稍開展,先端鈍,腋間具棉毛。花期5-7月,花著生于二年生枝條的側生短枝上。果期9-10月。產于寧夏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北部、新疆、內蒙古。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均有分布。梭梭生于沙丘上、鹽堿土荒漠、河邊沙地等處,根系發達,有固定沙丘作用,是我國西北和內蒙古干旱荒漠地區固沙造林的優良樹種。木材可作燃料。
3、中國沙棘。中國沙棘是落葉灌木或喬木。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單葉通常近對生,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上面綠色,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果實圓球形,橙黃色或桔紅色。產于河北、內蒙古、山西、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西部,山西也稱其為醋柳,陜西也稱其為黃酸刺、酸刺柳,青海也叫黑刺,內蒙古也叫酸刺。中國沙棘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地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漠綠化。
4、胡楊。胡楊是落葉喬木,稀灌木狀。樹皮淡灰褐色,下部條裂。葉形多變化,卵圓形、卵圓狀披針形、三角狀卵圓形或腎形,兩面同色。花期5月,果期7-8月。產于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蒙古、中亞和高加索地區、埃及、敘利亞、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均有分布。胡楊是干旱大陸性氣候條件下的樹種,要求沙質土壤,喜光、抗熱、抗旱抗鹽堿、抗風沙,是綠化西北干旱鹽堿地帶的優良樹種。
關鍵詞: 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北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