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倉份額和可用份額是什么意思?
持倉是指股票一共持有的部分,可用是指投資者可以賣出的部分,股票實行T+1的交易模式,當天買入的當天不能賣出,這就會出現可用的情況,比如:持有股票1000股,其中500股是9月1日(交易日)買入的,另外500股是9月2日(交易日)買入的,那么9月2日可用只有500股。
持倉份額少于本金是怎么回事?
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少于本金,主要有兩個原因:
1、理財產品的凈值不是1。
理財產品的成本=理財產品的份額凈值*份額。如果理財產品的份額凈值超過了1元,那么投資者持有理財產品的份額自然少于本金。只有在理財產品的單位凈值為1時買入理財產品,其份額才有可能等于本金。
理財產品的定價會受到基準利率、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很少有理財產品會賣1元一份。而且,就算理財產品在剛剛上市時是1元1份,在其發行團隊的運營下,理財產品的份額凈值也會產生波動。所以,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后持有的份額數,與其本金是不相等的。
2、買入理財產品需要繳納手續費。
有些理財產品在買入時,采用的是前端收費的模式。也就是說,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時,需要先繳納托管費、管理費、申購費等手續費,此后剩余的資金才是被用來申購理財產品的份額的。因此,只有理財產品的份額凈值小于1元,才有份額等于本金的可能,否則理財產品的份額都會小于投資者的本金。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理財產品的份額凈值是多少,影響投資者收益的都是投資者投入的本金數額,以及買入后理財產品份額的波動。所以,就算理財產品的持有份額少于本金,也不會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理財產品凈值的作用:
凈值是理財產品的單位價值,在一般的理財產品里沒有額外的意義,但是在凈值型理財產品中,是收益的表現形式。因為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時沒有預期的收益率,產品的收益直接以凈值的形式顯示,投資者的收益跟隨凈值的波動幅度變化。
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存款、債券等資產,投資者根據凈值的上漲下跌來獲得收益或者承擔虧損,與投資者持有的產品份額無關。如果后期理財產品凈值大于投資者買入時的凈值,投資者就盈利,反之就是虧損。
關鍵詞: 持倉份額和可用份額是什么意思 持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