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三伏天”,氣溫逐漸升高,綠化苗木進入了快速生長時期,病蟲害也到了高發期。為保證綠化植物在夏季能健康地生長并保持美觀的景觀造型,息縣住建局嚴格按照“高標準、精細化、常態化”的原則,扎實做好道路綠化養護工作,做好轄區范圍內病蟲害防治、苗木修剪、清理雜草等工作。
據了解,息縣住建局負責的有在建項目7條主干道綠化以及公園的綠化養護工作,共計養護綠地面積為30萬平方米。為全面提升綠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減少因夏季干旱造成的苗木損失,息縣住建局安排項目單位的50多名綠化養護工人,每天堅守在抗旱保綠的崗位上,確保樹木綠植安全度“三伏”。
對城東新區主干道綠化帶、公園廣場綠地等在建項目澆灌情況。息縣住建局進行全面巡查,結合園林植物生長情況、生長習性確定澆水量和澆水次數,確保城區綠化澆灌全覆蓋。重點澆灌新植樹木及樹勢較弱的苗木,每天派出灑水車澆灌水。同時,對灑水車無法澆灌到的區域,采取手動澆水,保證澆水質量,確保澆灌不留死角。采取“歇人不歇車、錯峰澆灌水”的“白+黑”工作模式,實施清晨和傍晚澆灌,確保綠化澆灌全覆蓋、保綠護綠有成效。
“我們根據綠化養護的時節需求及防治要點,通過日常養護巡查、綠化技術人員現場‘診斷’、召開養護工作例會分析問題等方式,查擺不同階段、不同時節的養護問題,督促養護人員把握問題主次、關鍵點及實時養護要求,保障和提升道路綠化養護實效。”息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息縣住建局將積極加快推進全縣干線公路綠化提升行動,進一步優化管理,在綠化景觀品質以及精細化管養服務上做“加法”、在規劃引導資源配置上做“減法”,持續推進“美麗公路”建設,打造城市最美“綠色天際線”,努力為文明城市創建營造更加美好的交通環境。(郝昱瑋 呂伶儀 袁明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