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劉文文)記者24日從中國自然資源部獲悉,中國劃定四條耕地和生態“紅線”:明確全國實際劃定不低于18.65億畝耕地和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楊浚在當日舉行的座談會上指出,開展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是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關鍵基礎性工作。最新編制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統籌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守好耕地和生態紅線,全國實際劃定不低于18.65億畝耕地和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里;
二是落實耕地保護優先序,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各省份實際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范圍控制在2020年現狀城鎮建設用地的1.3倍以內,倒逼各地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加大存量用地盤活力度,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三是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上協調各類專項規劃空間需求和矛盾沖突,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落實“多規合一”;
四是同步建設全國統一的“數、線、圖”一致的數字化平臺,為建立“數字國土”和“智慧國土”、實現國土空間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礎,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