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論壇現場。 記者 王君妍 攝
本屆大會以“合成生物,驅動生物制造”為主題,匯聚產學研各界嘉賓,圍繞新形勢下生物制造前沿創新與產業發展開展深入交流研討,賦能新質生產力,為推動我國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啟迪新思想、注入新活力、蓄積新動能。
大會設置生物設計與構建、化學品綠色生物合成、未來食品生物制造、天然產物微生物重組合成、非糧原料生物制造、生物制造前沿技術、生物制造自動化、工業菌種自主創新、二氧化碳生物轉化利用九大分論壇,介紹了在生物制造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突破,并圍繞分論壇議題進行了深入學術交流與研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在《人工光合成的機遇和挑戰》報告中,闡述了通過人工光合成研究將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可運輸的燃料(太陽燃料)的重要意義,介紹了人工光合成領域的最新進展,并特別分享了研究團隊在以綠色氫能和液態陽光甲醇為代表的人工光合成研究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金征宇在《碳水化合物研究史及淀粉加工新思考》報告中,概述了碳水化合物的研究歷程及研究團隊在淀粉加工研究方面的系列工作及成果,并針對當前淀粉加工與制造行業面臨的問題,從新淀粉資源挖掘、新檢測方法引入、新加工技術和工藝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討。
會上,《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白皮書2024》發布,對近期國際工業生物技術創新前沿進行了梳理盤點,對我國生物制造產業主要板塊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對照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生物經濟發展戰略與形勢,繪制了我國生物經濟發展的概貌與前景。
本屆大會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主辦,來自合成生物領域高校及科研院所、領軍企業等各界嘉賓共計500余人現場參會。(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