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價格取決于什么?
如果和朋友一起開小公司,你出資70萬,朋友出資30萬,你持股70%,朋友持股30%。公司分成很多股,你在其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果你的公司可以上市,只有你兩個股東發行了100萬股,你有70萬股,你的朋友有30萬股。公司初始價值100萬,每股價值1元。一年后,由于你和朋友的努力,公司賺了50萬,公司的內在價值變成了150萬。但是既然股數還是100萬,每股的價格應該是1.5元嗎?可見,股價是由公司的內在價值決定的。公司賺錢了,內在價值會增加,股價自然會上漲。
但是為什么現實中不總是這樣呢?因為視角不同,就像商品一樣,是由短期的市場供求和長期的內在價值決定的。以豬肉為例,很容易理解。今年養豬戶少了,市場上的豬肉也少了,但是吃肉的人多了,供不應求,所以肉價一路飛,但是肯定不會飛上天,因為肉價今年在漲。養豬利潤高,明年養豬的人自然多。如果養豬的人太多,豬肉的需求供不應求,肉價也會下降,利潤也會下降,自然就會導致養豬的人減少。這是市場規則的自然結果。
我們可以看到,肉價總是在高于養豬成本價的某個點上來回波動,也就是豬肉周邊的內在價值波動豬肉的內在價值是什么想一想。如果豬肉的價格降到成本價以下,就沒有人養了,所以養豬戶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潤。因此,豬肉的內在價值是養豬成本加上市場給予養豬戶的適當利潤。從豬肉的例子可以看出,肉類的價格短期取決于供求關系,長期取決于其內在價值。無論是低于內在價值還是超過內在價值,供需關系都會被打破,這就是動態再平衡。
同樣,從長期來看,股價也取決于企業的內在價值,而從短期來看,它取決于資金,和我們經常看到的是股價在短時間內的變化。由于市場參與者眾多,每個人的認知不同,同一企業的估值往往差異很大。再加上投機者眾多,股價往往大大偏離內在價值。
一家真正優秀的公司,從長遠來看,股價絕對會體現公司的價值。巴菲特伯克希爾賬面價值復合增長率在20%左右,而1965-2019年伯克希爾股價復合增長率也在20.3%。股價短期可能波動劇烈,但長期來看肯定會與公司價值相匹配。這就是為什么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價值投資。
因此,投資一定要有長遠的思維,股權思維,把公司管好,從長遠來看釣大魚,不要總想著拋高吸低,不要有窮人思維,賺一點錢就坐不住了。其實有些票是不需要賣的。你長期持有一些優質藍籌股,有穩定的現金流進行固定投資也是十分好的。
股價是由什么決定的?
股價由股票價值決定,只有個股的價值越高,才能維持股票價格的后期上漲,反之,股票價值較低,則無法維持個股后期持續上漲,因此,投資者在挑選個股時,盡量挑選那些業績較好的個股。
除此之外,個股的價格在短期內還受以下因素影響:
1、股票供需關系決定股價,當市場上投資者買入的需求量大于賣出量時,在買入量的推動下,股價會上漲,反之,當市場上投資者買入的需求量小于賣出量時,在賣出量的影響下,股價會下跌。
2、受政策因素的影響,比如國內外重大活動及政府發布的政策、措施、法令等可能影響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也會影響到股價的波動。
3、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比如經濟發展情況、市場經濟景氣與否、財政支出、貨幣供應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