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Pro是蘋果目前旗下的最強機型之一,搭載了蘋果A16仿生芯片,有6GB運存,支持5G網絡和雙卡雙待。
另外,iPhone14Pro的屏幕尺寸是6.1英寸,跟iPhone11一樣大,如此在換機后不會有啥不習慣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iPhone14Pro的相機系統不錯,后置了4800萬像素主攝,還有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長焦鏡頭。影像上,支持人像模式、電影效果模式,拍攝體驗相當有感覺。
蘋果急什么?
長期以來,依靠強大品牌力便能引來搶購的蘋果,為何如今放下身段?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營收和凈利潤的下滑,讓蘋果也不得不考慮現實層面的經營問題,面對國內這一龐大市場,降價換銷量的策略依然可行,市場壓力下,蘋果也難以再“高冷”。
數據也佐證了這一觀點,2月3日,蘋果公司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3財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蘋果本財季營收為1171.5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這也是蘋果自2019年以來,營收首次同比下滑。凈利潤方面,蘋果本季度凈利潤為299.98億美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13%。
蘋果一向倚賴的中國市場,也未能成為其出貨的“大戶”。財報顯示,蘋果大中華區凈銷售額為239.0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57.83億美元下降7%。
實際上,數碼產品嚴冬之下,無論高端、平價手機都不好過,IDC公布的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手機市場廠家銷量同比下降了13.2%,比如vivo下跌25.1%、OPPO下降28.2%、小米下降23.7%,高端市場的蘋果,雖然市場表現強勁,但也有4.4%的降幅。
在3C產品出貨低潮期,蘋果是否也“著急上火”,乃至于想通過價格戰手段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梁振鵬認為,不排除蘋果有這樣的考量,但不至于到價格戰的程度。
專家指出,從國內手機市場看,不同品牌形成了不同層次的價格梯隊,在萬元手機領域,只有蘋果、三星、華為三家相頡頏,雖然其他品牌也有萬元高端產品,但并不是營收主要支柱,其市場認可度也不高,蘋果雖然促銷頻繁,但仍然處于高端價位梯隊。
但同時專家也表示,實際上蘋果要面臨更嚴重的困難,頻頻促銷力圖保住營收,也是為了集中力量渡過難關。
首先,受前些年疫情影響,蘋果供應鏈受到不小沖擊,恢復供應鏈穩定乃是當務之急,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公司估算,如果沒有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供應鏈的問題,iPhone的營收應當能同比上升。
其次,面對安卓手機大舉進軍折疊屏領域,蘋果近年來的創新略顯不足,這也需要其集中力量推出新品,而更加健康的營收則是研發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