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膽淤?
膽淤一般是指肝內膽汁淤積,很多疾病都可以導致肝內膽汁淤積,既有可能是膽石癥、膽管癌、胰頭癌、壺腹周圍癌、膽道閉鎖等膽道梗阻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免疫系統異常;還有可能是激素,特別是雌激素異常所導致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肝內膽汁淤積癥在臨床上可以出現黃疸癥狀,既有皮膚黏膜的黃染,也可以出現小便顏色加深,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部分患者還有可能出現膽系感染的癥狀,比如腹痛、高熱、寒戰等。
膽淤癥怎么治療?
膽汁淤積癥的治療需要根據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目前多采用藥物結合手術的綜合治療,可快速緩解患者黃疸癥狀。多數患者的治療需要4~8周。
一、藥物治療
1、熊去氧膽酸:可增加膽汁酸分泌,并使膽汁成分改變,降低膽汁中膽固醇及膽固醇脂,有利于膽結石中的膽固醇逐漸溶解。嚴重肝炎及嚴重肝功能減退者禁用,常見腹瀉、惡心、頭暈、皮膚瘙癢的并發癥。
2、多烯磷酯酰膽堿膠囊:有一定的肝臟保護作用,可用于改善中毒性肝損傷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壓迫感。偶爾會出現胃腸道紊亂、皮疹、蕁麻疹、瘙癢等并發癥。
3、腺苷蛋氨酸:能有助于防止肝內膽汁淤積,適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內膽汁淤積。部分患者有胃灼熱和上腹痛的副作用。
4、苯巴比妥:能促進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降低血漿膽紅素濃度,減輕患者黃疸癥狀。用藥后可出現頭暈、困倦等副作用,久用可產生耐受性及依賴性,避免長期服用。
二、手術治療
1、肝膽管引流術:適于肝膽管狹窄導致的膽汁淤積,通過手術切開狹窄部位的肝膽管,植入U型管撐開狹窄的管道,可持續引流。術后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定期更換引流管。
2、腫瘤根治切除術:適于肝膽部腫瘤壓迫膽道導致的膽汁淤積,通過手術徹底切除腫物解除壓迫,有較好的根治效果,緩解患者黃疸和腹部不適。
3、ERCP取石術:適于膽道結石導致的膽汁淤積。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是在內鏡下經十二指腸乳頭插管注入造影劑,從而逆行顯示胰膽管的造影技術,痛苦小,無需外科開腹手術既可徹底治愈膽總管結石,成功率高,并發癥少。
4、肝移植:某些類型終末期膽汁淤積的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膽道閉鎖均可通過肝移植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