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式儲蓄國債是中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一種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其中電子式國債分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儲蓄國債和固定利率變動期限儲蓄國債這兩種,投資者購買電子式國債,需開立國債賬戶并指定對應的資金賬戶后購買,銀行于付息日和到期日將儲蓄國債利息或本金自動存入投資者指定的資金賬戶,無需投資者上門辦理。
同時,投資者也可以提前兌取,提前兌取需要投資者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國債賬戶和開戶所使用的存折(或借記卡)到原承辦銀行的聯網網點辦理相關手續,并按兌取本金的1‰向承辦銀行繳納手續費。在提前兌取時,根據相關規定,持有電子式國債不到6個月,是不算利息的;持有電子式國債滿半年及其以上且不滿2年的,扣取6個月的利息;持有電子式國債滿2年及其以上且不滿3年的,扣取3個月的利息;持有電子式國債滿3年及其以上且不滿5年的,扣取2個月的利息。
電子式國債的弊端有哪些?
1、只能通過網絡渠道購買,對于年齡偏大、不熟悉網銀操作的客戶來說購買有難度;
2、只能是個人投資者購買,機構投資者不能購買;
3、沒有紙質債權憑證,債權查詢的話主要是用網銀查詢;
4、采用實名制購買,不可以流通或轉讓,提前兌取要損失利息,流動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