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整體的收入和必要的生活開支進行一個整理和羅列,然后根據消費情況等來講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用于必要的消費,一部分用于緊急備用金,另一部分則是用于投資理財。從比例上講,我們主要推薦兩種方法,適合兩種不同的方式。
【1】收入比較高:若是我們工資收入比較高,那么基本的消費就會占比減小,但同時,這常常也意味著我們平時的消費也會無意中增加。這時候我們可以采取20%的存儲法用于理財,就是每個月收入的五分之一,可以用來做定投等,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調整。
【2】收入比較低:當我們工資比較低時,平時各種必要的生活消費占比通常比較高,這時候往往沒有過多的資金長期不用可以用于理財,所以說我們可以在減去消費開支之后,將剩余的資金一分為二,其中的二分之一就可以用于穩健的理財方式。
當然,若是我們是個月光族,完全不能在每個月剩余一部分資金,那么我們首先考慮的并不是將多少資金用于理財,如何做到資產配置,而是首先要改變我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在理財之前,建議大家多培養一些關于理財思維。
工資怎么理財收益最大?
當每個月工資發下來以后,第一部分是必須要花的錢,比如說:租房、交通費、水電、吃飯等等,可以控制在2500元以內,這2500元可以存在零錢通或者余額寶里面,用花唄的錢來進行消費,然后下個月用零錢通提現到銀行卡來還花唄,或者余額寶還花唄,循環如此,雖然賺的收益可能不多,但也是一小筆錢。
第二部分錢可以存定期存款,因為目前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存在虧損的可能性,有不穩定的情況,所以可以考慮拿出20%的資金來存定期存款,每個月存一筆,一年12個月就有12筆存款,如果有急事需要提前取出,也只會影響提前取出的部分,其他部分是不會有影響的。
第三部分錢就可以考慮理財,而理財的可選擇性是比較多的,如果是保守型的投資者,不能承受任何的風險的話,那么是可以考慮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說:低風險定期理財產品,只是要注意的是定期理財產品是有期限的,是不可以提前取出,靈活性不好,在存的時候要做好資金規劃。
如果是想追求比較高一點的收益,屬于激進型投資者,可以考慮風險比較大的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等等類型,只是要注意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有可能損失慘重,所以要慎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