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來源既有自然現象,如地震、臺風,也包括社會現象,如軍事行動。作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強制力,具有客觀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觀上的不可預見性以及社會危害性。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損失由誰承擔?
1、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由誰承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要根據合同是否履行來判斷。如果合同一方當事人履行之前,由銷售者承擔責任;如果合同一方當事人履行之后,由購買者承擔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違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