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遷戶口,在城市落地生根,對老百姓來說是件高興的事情,但家住無錫的小李夫妻最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原來他們在辦理房產證的時發現,網上沒有結婚登記記錄,房管部門不予辦理房產證,當地的婚姻登記部門也不予補領結婚證,孩子的戶口也無法辦理遷移。李女士通過咨詢電話聯系到丈夫老家的婚姻登記處——潢川縣民政局,請求幫忙查詢結婚登記信息。本著“方便群眾辦事”的工作原則,確定查詢是其本人,工作人員為其查詢后告知他們持有的兩本結婚證為虛假證件。這讓小李夫妻哭笑不得,自己辛苦賺錢買的房子辦不了房產證,放在手里多年的結婚證也成了“假證”!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又來到無錫當地的婚姻登記處,以未婚的狀態申請辦理結婚證,沒想到再次遭到拒絕,原來小李當時遷移戶口到無錫時使用了那兩本“假證”,戶籍部門已將其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更改為“已婚”,想要辦理結婚證必須先去更正為“未婚”。于是他們又找到無錫當地和李女士老家安徽的戶籍部門,同樣也遭到了拒絕。就這樣往返相關部門多次,路費花了不少,免費的結婚證卻始終沒能領成。“假證”帶來的影響讓小李夫妻后悔不已,但結婚證又必須辦,于是他們再次找到潢川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希望能幫忙解決這件事情。
了解了小李夫妻的訴求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立即進行調查核實縣有關部門及鄉鎮民政所的相關資料,并主動為當事人聯系無錫市當地的戶籍部門和婚姻登記處,發公函為其說明情況。經過積極溝通,當地相關部門已為其辦理了相關手續,至此,跨蘇皖豫三省的“多地跑、多次跑結婚證”事件終于解決了,小李夫妻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為表達對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感激之情,給他們寄來了錦旗。
無獨有偶,家住潢川的汪先生夫妻倆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只不過他們的結婚證是真的,然而結婚證上汪先生的身份證信息與其現有的身份證信息不一致,且差異較大,多次往返鄉鎮及縣公安部門核實,都沒有辦法為其出具身份證信息變更的證明。他們怎么也想不到,一本小小的結婚證攔住了他們去往國外探親的路。于是他們找到了縣婚姻登記處,申請補領新的結婚證。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讓他們坐在等候區耐心等候,立刻與多個部門溝通聯系,從縣城到村委,從公安到鄉鎮,一步一步核實后,讓其書寫了相關聲明文書,為其補領了結婚證。原本做好了“被拒絕,辦不了”的心理準備的夫妻二人,沒想到不僅不用自己跑腿,還又快又順利地補到了結婚證,激動地當場給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手寫了一封感謝信。
錦旗、感謝信,不僅是對工作人員“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服務原則的肯定,更是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近年來多項提升窗口服務效能措施的結果:免費為群眾提供證件復印服務,方便群眾辦事;為群眾提供一表申請、一窗辦理服務;公開咨詢電話和提供微信咨詢,提前為群眾解釋手續,讓群眾少跑冤枉路;健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堅持一次性告知和首問責任制,堅持“首問必答、首問必釋、首問必果”的工作原則,對資料不全的,通過紙質書面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讓當事人不跑冤枉路,一次性解釋到位;特殊日期開展頒證服務,增加儀式感的同時讓婚姻登記更加人性化、親情化;堅持以婚俗改革為契機,提倡婚事簡辦,引領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
婚姻登記是直接面向社會公眾、社會影響較大的基本公共服務,也是民政部門便民、利民、為民最接地氣的服務窗口。數據代人跑,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讓婚姻登記既講原則又有溫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義不言而喻。下一步,潢川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將積極落實推進“不動產登記+婚姻登記”業務聯辦,積極發揮“窗口”的服務作用,為全縣的營商環境添磚加瓦。(郝昱瑋 李澤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