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幾十年來,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一直吸引著科學家。這是因為水對于星球的宜居性至關重要。
此次,研究團隊分析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號”火星著陸器此前為期4年的任務期間收集的數據。著陸器從其正下方的地面收集了有關火星地震波速度等變量信息,科學家據此推斷地表之下存在哪些物質。
團隊采用了巖石物理數學模型。該模型與地球上繪制地下蓄水層和油田的模型相同。結果顯示,這些數據用充滿液態水的深層破碎火成巖來解釋為最佳,且這些水量十分巨大——團隊估算出地下水的數量可覆蓋整個星球,深度可達1—2公里。
這個新“水庫”并不適合為未來火星定居點提供水源,因為它位于火星地殼中部巖石的微小裂縫和孔隙中,距火星表面11.5—20公里。即使在地球上,鉆一個這樣深的洞也是一項挑戰。
然而,這一發現確定了一個有望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地點,也有助于解答有關火星地質歷史的問題。了解火星的水循環對于了解其氣候、表面和內部的演變至關重要。
目前,大量證據都支持曾有水在火星表面流動的假設。但那個“濕潤年代”在30多億年前就結束了。新發現表明,這些水并沒有逃逸到太空,而是滲入到了地殼中。
“洞察號”的主要任務是調查火星的地殼、地幔、地核和大氣層,它在2022年任務結束前記錄了有關火星內部的寶貴信息。此次分析的位置位于著陸器下方,團隊認為,假設整個火星的地殼都與之類似,那么火星擁有比此前假設的要龐大得多的海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