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始終嚴格履行國際承諾,目前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約62.8萬噸,占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
生態環境部目前正在編制《中國履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國家方案(2024—2030)》并有望于近期出臺,其中將明確我國2030年前履約時間表和路線圖,著力加強對導致全球變暖的強效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共同推動履約工作邁上新臺階。
據了解,我國自加入“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積極采取措施淘汰受控物質,推廣綠色低碳替代技術,切實履行了“議定書”規定的各項國際義務,兌現了履約承諾,先后實現了全氯氟烴、哈龍、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和甲基溴5大類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全面淘汰。
研究表明,1991年至2020年30年間,我國已在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過程中,累計避免了約26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也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家進校園 普及臭氧層保護知識
在國際保護臭氧層日到來之際,生態環境部邀請專家走進北京中小學校,普及保護臭氧層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們的環保意識。
在講座中,專家普及了臭氧層的形成、作用以及如何更好保護等內容。專業的科普講解加上趣味的互動問答,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中學生 郭子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會對家人和朋友介紹宣傳今天的學習內容。比如說減少使用空調、冰箱中的氯和氟來保護臭氧,減少排放ODS(消耗臭氧層物質)。
講座后,參加活動的所有學生走到戶外,手拿畫筆,共同繪制宣傳畫,表達了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參與臭氧層保護的決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