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在京郊延慶的小海坨山,海拔近2200米的山巔之上,一群來自寶島臺灣的同學們興奮不已。“原來冬末初春的京郊有這么壯闊的雪景”“第一次來北京就遇到雪”……他們望著眼前壯闊的北國冰雪風光,自拍、合影,臉上洋溢著與冰雪邂逅的驚喜。
“大九學堂”40余名臺灣師生與大陸學子在延慶小海坨山山頂,共同為兩岸亞冬會運動健兒加油。徐峻杰 攝
2月11日,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40名臺灣“大九學堂”的學生來到北京,在這座“雙奧之城”,他們將開啟一段體驗冰雪魅力、探尋歷史文化以及感受科技前沿的交流之旅。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北京,來之前就滿心期待遇到雪。”來自臺灣南投的林同學,此前已去過大陸許多城市,但北京于她而言,有著一種陌生和新鮮感。
當林同學乘坐纜車緩緩駛向小海坨山山頂時,纜車窗外雪道上,滑雪愛好者們風馳電掣般的身影,讓她投去驚嘆的目光。“在臺灣想滑雪可不容易,眼前這片廣闊的戶外滑雪場,和臺灣那些室內滑雪場相比,感覺截然不同。”
小海坨山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的場地,承載著無數精彩的冬奧記憶。林同學表示,希望自己能學會滑雪,也盼望著未來能再次來到北京。
同樣是第一次來到北京的,還有來自臺灣新北的王同學。在來北京之前,他就在大陸的社交媒體上做了功課。“北京機場實在是太大了,一下飛機,就能真切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繁華。”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接受中新網采訪。徐峻杰 攝
回顧去年,馬英九曾兩次帶領“大九學堂”的臺灣同學來大陸參訪交流。而此次的交流團,是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在乙巳蛇年組織的首個來大陸交流的學生團。
“在兩岸關系僵持的當下,兩岸民間交流,尤其是青年交流尤為重要。”蕭旭岑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大九學堂”眾多同學踴躍報名參加此次交流活動,這充分表明在臺灣民間,有大量青年對與大陸交流充滿渴望。“我們希望能做表率,落實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青年的交流愿望。”
據悉,此次交流活動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北京高校的志愿者們,將全程與臺灣同學們結伴同行。
在北京大學就讀的陳凱迪同學,曾作為大陸師生訪問團的一員,于2023年前往寶島臺灣交流訪問,并且多次參與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我結識了許多可愛的臺灣同學,從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在彼此人生的重要時刻,我們都會相互送上祝福,相互鼓勵,現在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
陳凱迪目前正在新疆支教,她也打算在交流活動中,把支教期間的故事分享給臺灣同學。“我特意準備了一些具有新疆特色的小禮物,打算在交流活動結束時送給大家。”
“正是因為兩岸青年之間有著這樣的感情基礎,所以當臺灣同學來大陸交流時,大陸同學都十分樂意陪伴。這就是兩岸青年之間自然而然的情感交流,我們期待兩岸青年交流能夠實現常態化,創造出更多的火花。”蕭旭岑感慨道。
“大九學堂”的臺灣同學們在延慶小海坨山體驗滑雪。徐峻杰 攝
此次行程中,“大九學堂”的臺灣同學們不僅會參觀北京冬奧場館,體驗趣味十足的冰雪運動,還將觀賞龍慶峽冰燈,走進故宮、長城、天壇等名勝古跡,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前往兩岸科技創新中心、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感受前沿科技的無限魅力;探訪泡泡瑪特城市樂園,體會潮流IP文化的獨特韻味。
臺北市議員李明賢接受中新網采訪。李柏濤 攝
隨團參與交流活動的臺北市議員李明賢向中新網表示,希望兩岸能夠多多組織此類交流活動,讓臺灣同學們親身領略大陸的廣袤山川,深入體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精髓,全面了解大陸科技進步的發展進程。
“大九學堂”的臺灣同學們在寫有為兩岸亞冬會運動健兒加油的橫幅上簽名。徐峻杰 攝
此時,第九屆亞冬會正在哈爾濱火熱進行。從北京市區驅車兩個小時來到延慶的小海坨山,林同學、王同學與“大九學堂”的其他同學們齊聚山巔,齊聲高呼:“兩岸學子為亞冬會加油!”
同時,林同學和王同學也熱情地向大陸同學發出邀請:“歡迎大家來南投竹山采茶,在茶園里悠閑漫步、打卡留念!”“希望大家有機會來新北放天燈,在淡水老街游覽古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