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為精準聚焦民營和小微企業、“三農”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激勵作用,近日溫州市財政局出臺《溫州市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該《方案》于10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方案》主要目標為實現普惠金融覆蓋面持續擴大、普惠重點領域信貸精準投放、普惠貸款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增量擴面和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規模大幅提升。具體表現為,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5000億元,同比增長20%;普惠型農戶生產經營性貸款余額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20%;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余額達220億元,同比增長35%;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達970億元,同比增長30%;2022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下降至5.2%以下,同比下降3%。
《方案》強化普惠金融政策供給,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包括用好普惠金融政策工具、完善融資擔保增信支持、發揮財政資金激勵引導作用等。同時強調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推動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包括支持山區5縣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內容。
在配套政策方面,注重撬動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性。《方案》提出財政資金競爭性存放引導、銀行機構高管激勵、銀行保險重點產品風險補償等3條政策,多管齊下激勵銀行保險機構提高普惠金融服務和創新主動性。對山區5縣普惠信貸、“靈活貸+連續貸”機制貸款、銀擔批量合作貸款等單項考核業績排名前三的銀行機構領導班子,市財政分別給予每家30萬元、20 萬元、10萬元的獎勵。
對銀行機構當年度發放的“科創指數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農民資產授托代管融資等專項貸款產品,市財政按照單筆債權法院終結裁定執行書確認貸款本金損失的30%給予風險補償,單筆補償不超過50萬元,風險補償總規模以全市該項產品當年度貸款余額的0.5%為限。
澎湃新聞記者 陳雅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