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了文澤路地鐵站,這幾十米的路走得有點鬧心的。”杭州錢塘區居民陳先生開心地說,最近這段時間,他發現這個路口大變樣,曾經的鬧心路口變得賞心悅目。
文澤路地鐵站路口位于錢塘區2號大街與文澤路交叉口,是下沙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每天早晚高峰有很多居民騎著電瓶車、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到這里來搭乘地鐵。也正因為人流量較大且來往停放的電瓶車、自行車眾多,就出現了諸如電瓶車亂停影響通行、行人不經過人行道橫穿馬路等情況,不美觀且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資料圖)
為了解決這些“煩人”的問題,錢塘區交通局(治堵辦)花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對文澤路地鐵站周邊及文澤路、2號大街路口進行了“三網融合”的優化改造。
什么是“三網融合”?在三網融合方面,錢塘區體具體怎么做的呢?
“三網融合”指的是地鐵、公交、慢行,三個交通網的融合管理,從而達到治堵的目的。
在文澤路地鐵站的C出站口,原本市民出了地鐵站后,需要繞行到二三十米外的路口,再往回走才能到達公交站。錢塘區交通局(治堵辦)在此次改造中,在出站口邊設置了一個與公交車站相通的口子,這樣市民出站不用繞行、也不用冒著危險跨過護欄,就能直接去換乘公交車。
“電瓶車和自行車亂停,是這個路口最大的難題。”整個文澤路、2號大街路口一共設置了4個地鐵站出站口。以前大家為了圖方便,直接就把電瓶車、自行車停在進出站口的人行道上。這次提升改造中,設計團隊在這個問題上下了大功夫。
“我們對周邊的綠化設施和空間進行了重新規劃,在每個地鐵口都設置了集中停放電瓶車和自行車的區域,并做了明顯標識。同時,在路口的人行道區域設置了美觀的花箱,對原本亂停車區域進行了‘物理隔離’。”錢塘區交通局(治堵辦)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經過改造后,整個文澤路口增加了上千個電瓶車停車位。“以前圖方便嘛,看別人在人行道上停,我也就停了,但每次下班回來,電瓶車被擠在車堆里,推出來都要花很多時間。”一位騎車市民說,現在有了集中停放區域,大家會自覺按序停車,再不會出現擁擠情況。“停放更順暢了,而且在一些路邊還設置了緩坡,推電瓶車也方便不少。”
此外,文澤路、2號大街路口的人行橫道線重新劃了線。人行橫道整體往路口靠近了七八米,這個改動得到了過往司機和居民的認可。
如今的文澤路地鐵站口,亂停的電瓶車不見了,亂穿馬路的行人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敞有序的人行道和美麗的綠化。“這些小改動,如果不細看也看不出來,但認真看看想想確實很貼心、很便民。”一位市民說。
通訊員:謝春暉 顧訓旵
關鍵詞: 三網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