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實施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牽一發動全身重大改革落地落實,促進產業數據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近日印發《浙江省推進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試點方案》。
(相關資料圖)
產業數據是指有效開展各類經濟活動的市場主體,在組織生產、經營、管理等業務活動過程中依法采集、產生或加工生成的數據。
《方案》提出:
到2022年底
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試點全面啟動,協同推進機制基本建立;省級產業數據倉、11個市級產業數據倉、16個行業數據倉基本建成;產業大腦能力中心上線試運行,累計上架500個以上數據產品和3000個以上能力組件。
到2023年底
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加快推進,初步建立產業數據流通運營機制和標準規范,產業數據倉體系架構更加完善。產業大腦能力中心累計上架1000個以上數據產品和10000個以上能力組件。
到2025年底
形成數字基礎設施領先、數據基礎制度健全、數據資源體系完善、數據產品供給豐富、能力輸出高效、生態體系良好的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浙江范式,助力打造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區。
加快推進產業數據資源化、產品化服務化、市場化……《方案》明確多項重點任務
加快推進產業數據資源化
提升企業數據管理能力。組織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價模型》國家標準貫標工作,以縣(市、區)為單位創建10個左右省級貫標區域試點。
推行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制定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指南,在省屬國企、大型企業先行開展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開展首席數據官培訓。
探索構建浙江省工業產品主數據生態系統。支持以行業大腦建設為基礎,開展工業產品主數據標準分行業試點,打造浙江省工業產品主數據管理平臺。
探索推進企業大腦建設。支持安吉等地以深化“一鍵報表”改革為切入點,開發先進適用的標準化工具,提升企業數據規范化水平,提升公共數據和企業數據融合利用程度。
構建產業數據資源體系。基于浙江省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迭代升級省級產業數據倉,推進市級和行業數據倉建設,實現市級產業數據倉、重點行業數據倉全覆蓋,形成“1+11+N”產業數據倉體系。
加快推進產業數據產品化服務化
培育壯大數據市場主體,發展浙江數商。圍繞數據采集、存儲、加工、交易、傳輸等全鏈條,重點培育數據服務型企業、數據管理型企業、行業數據應用示范企業。
加強數據技術研究與創新。組織實施“雙尖雙領”等攻關項目。在數據技術領域培育打造國家級技術中心、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
豐富數據產品和服務供給。鼓勵企業有序開放數據。統籌布局建設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隱私計算平臺、聯合計算平臺,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使用平臺實現數據價值交換。
培育典型行業場景應用。
加快推進產業數據市場化
優化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建設運營。有序上架運營能力組件、數據產品,讓產業大腦成為數字化改造和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的集成供應平臺。
加快推進行業大腦市場化發展。整合細分行業資源,打通數據鏈條,做專做深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快匯聚行業知識與能力組件,探索打造區域性行業性的數據產品和組件集市,開展市場化運營服務。
健全流通交易服務體系。探索建立產業數據授權運營、資產評估、產品定價等標準規范。支持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建設產業數據流通交易專區。
探索產業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推進產業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加強對經過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實用價值以及智力成果屬性的數據的保護,加快探索產業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加快中國(溫州)數安港市場化建設運營。
推進政企數據加速融合利用。舉辦浙江省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等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公共數據與產業數據融合的價值挖掘和應用創新。
提升產業數據安全化能力
實施產業數據分類分級安全防護。探索構建產業數據分類分級體系。探索在產業數據開發利用、流通服務等過程中分行業開展差異化授權與安全管理工作。
推進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試點工作。推進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推廣應用,建立健全工業領域數據安全管理重點企業名錄庫。
加強數據產品流通交易合規監管。加快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監管模式,創新完善產業數據流通交易規則、技術、路徑、標準規范和商業模式,確保數據產品流通交易安全可信、可控、可溯源,保障數據要素安全有序規模化流動。
此外,《方案》還提出,將實施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任務指標納入省數字經濟系統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對產業大腦能力中心、數據產品、能力組件實用實效情況開展監測評價;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試點,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并在考核評價中予以鼓勵等保障措施。
來源:浙江經信
關鍵詞: